许菱子“筝乐艺术系列讲座第一场——道与乐”综述

6月6日下午,著名古筝演奏家、香港演艺学院中乐系许菱子教授筝艺术系列讲座第一场——《道与乐》,于上海音乐学院顺利进行。本次系列讲座活动由“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传播与创意团队”组织承办,希以四场侧重点不同的筝主题讲座,对筝乐、筝曲、筝派等问题进行深度阐释与析义。

 

\

 

许菱子教授是上海音乐学院校友,此次应郭树荟教授邀请回校举行讲座,亦是感慨无限。讲座过程中,许教授以自身对“道”文化体悟为线索,结合具体筝曲、筝家、筝派传承现象,对“乐”与“道”这组关系命题,以身理、心理阐发,关联至音乐的演绎,进行深刻又不失趣味的讲说。同时,为了便于在场同学的理解与感触,许教授亲带尼龙、钢丝弦筝各一张,做了现场示范性演出,取得了十分热烈的现场反应。

 

\

 

许教授自言,与“道”结缘,全因冥冥牵引。2005年时,她在独奏音乐会上演奏《华丽》,感知到身理机能的一些退化,虽能在技术上做出弥补,却也因此启迪她寻找身体与音色、空间三者关系的沉思,也由此,她触摸到了道教文化的大门,进入了崭新的精神世界求索之路。道学义理中的“呼吸”概念,不仅是宇宙、自然的宏观视野,更是对生命、生活中事物的认知、接纳态度。这便与她的困惑、她的“音乐”理解形成高度契合。故而在本场讲座中,她共分七个部分,紧紧围绕主题“道”与“乐”两者,从道教文化出发,逐步收束范畴,勾连音乐,再探索音乐之中的“道”,论述“乐”“道”二者的天然契合与相辅相成。

首先,道教与道乐的历史知识铺垫,在第一部分“道教·道乐及其发展”中得以呈现。许教授自汉代道家哲学宗教化、神学化,继而成为宗教讲开去,将从远古仪式中脱胎的仪式音乐同道教结合,产生了道教音乐,谱系化梳理了道家思想、道教、道教音乐三者的关系与背景。阐明道乐的表演形式与性质之特殊,能以表达“道”之神性。同时,道家学说的丰富与深刻,也赋予了道教音乐深奥内蕴。
随后,许教授以自身演奏经验为例,融入自己对“道”的理解,作为第二部分“道乐的神韵”的线索,介绍了“道教音乐的韵”“道派”与“曲名连用”,说明了“道韵”是存在于演奏家和观众之间的,是一种无形的“桥梁”,它勾连着彼此,并以“道”的方式去感染观众。
宏观的道与道乐之后,落位于道学中“太极”思维,以“太一”“两极”“四象”, 聚焦照映在音乐中的整体性、平衡性以及“起承转合”结构的音乐思维。为说明这个问题,许教授先是较为短小的乐段,极为个性化得突出四段体思维。再联系《梁祝》中祝英台告白前的复杂情思,从具体作品乐段出发,演示中融入解说与解读,形象、生动。这是“道”中早已有存之的,也是在传统音乐中持续的对“乐”的启示。

 

\

 

诚然,道与乐并非完全的“个人解读”,这同时也是符合自然之间物、音、我之间现实关系的。在第四部分“道·乐与自然”中,许教授便用一个有趣的实验,说明了这个问题。以一张小纸条置于筝弦面上,若两弦是纯八度音程共振,纸片则剧烈震动,甚至落入筝弦之下,掉至琴板。若其中一弦音稍偏移,则无法有此现象。这是许教授从太平经上得到的启发,是道经中对“天、人、物、我”的“共鸣”“共振”道义阐明。由此引发,不局限于音乐,同时也是“道”与“自然”万物的沟通方式。
论及道教、道理、道声,最常说莫是“道可道,非常道”、“大音希声”“道隐无名”,所谓“有”与“无”的问题,也一直是哲学、美学界的热议命题。在第五部分“‘道’·‘乐’的‘非常道’”,许教授便以罗九香、何宝泉、刘天一师徒三人的《蕉窗夜雨》,以及王昌元、项斯华的《高山流水》作现场版本展示与对比,说明自己对于这一复杂命题的解读。何宝泉、刘天一虽同师出罗九香,但二人的《蕉窗夜雨》却大相径庭,甚至起落音及旋律走向也有区别。何与罗相近,演奏中存有自身客家音乐文化浸润,整体中正平和,稳定而内敛。刘天一则受自身广东粤乐影响较大,衍生出另具性格的《蕉窗夜雨》。无独有偶,王昌元与项斯华二位筝家,亦同出王巽之老师门下,且同为江南人士,演奏《高山流水》也是同一谱本,但却在腔韵处理中,项斯华演绎韵长而腔悠,尽现优雅与柔情;王昌元则刚劲有力,韵短而腔疾。这些现象的出现,个中原因虽然“可道”,却无法深细“道”明,即“非常道”。它是孕育在个人文化环境共性、以及自身成长个性之中的总和与显现。

 

\

 

音乐呈示之后,讲题回归“乐人”,第六部分“道家·乐人”,集中关照了道学文化影响下,历代著名音乐家,并探讨了具有“道家”“乐人”双重身份的人,其音乐创作、演奏的特征。如唐玄宗、宋徽宗、姜夔、黄公望、华彦钧等人,他们是道教信众,同时也是著名的音乐家。道教的教义、经学,道教科仪、音乐,对他们的音乐态度、审美,均有影响。在中国传统套曲中,如《月儿高》中“玉宇千层”“琼楼一片”、《将军令》中“太极两仪”“五行正气”等曲段,均有道的意味。“道”的深刻与奥妙,使这些乐人、乐曲为中国音乐史与传统音乐的研究带来一定影响与作用。许教授也望借此说明,对宏观问题的思索,对灵魂的追问,对物我关系的考量,是演奏家、音乐人向更高境界攀登的必由之路。
许教授以“道与乐的契合及其作用”为结,通过道法之恒稳、音声之动静,并将音乐、五行、身心的“共振”结合,说明道教音乐中所谓“和谐”,与人之身体、心灵的关联。它在演奏家、聆听者等多重关系之中,调动心中善念,达到道家心中修行养身的目的。它默默流转,于无形中影响着有形。
讲座结束前,许教授演绎一曲当代作品,以实践结合理论,提出“松、通、惯、速、力”五字演奏要诀。释为身心状态之放“松”,以畅导人体机能之“通”彻,并以“惯”性带动演奏,在“速”“力”二度上做出处理,使每根手指均可成为演奏中的主导力。即所谓“力由地心起,乐由心中发”。
令人感动的是,许菱子教授对“音乐”与“人生”态度,她归纳其为“玩”。此处的“玩”和数十年前孩童时的“游戏”心态无别,只是对象稍有区异。当下甚至可见的未来中,“音乐的演绎”与“身体的修行”,是她注目的娱乐对象,是人生于世的一项体验与游戏。这种豁达、轻松的人生观,体现出的不是寻常对“玩”这一概念,轻佻、漫意的认知,反而是一种极认真、极潜心的状态,只不过包囊在了“自由”“自然”的外衣之中。这恰恰又与“乐”与“道”之关联甚似、甚深。
“用道心和琴心去感受中国音乐的最高气象,感受用手弹琴、用心弹琴、用道弹琴。”此语此境,明笃思远。

最后,郭树荟教授总结道:“许老师此次的讲座内容令人惊喜,其中既有她对中国文化和道教的理解,包含专著中概念性内容,以及美学的思想;也涉及道教风俗及文化观。这都与她个人的筝乐思考、她身体力行的表演、修习锻炼紧密结合,并以此贯通、感悟着道学、道义。生命的体验,有时是无法完全言明的,若要用中国文化来解释,那么在表演艺术家这里,如何同音乐、乐句、呼吸、演奏、身理机能结合,则是一条可行的通径。今天虽然时间有限,但许老师却均有提及,着实不易与喜人。”

 

\

 

本次讲座吸引了校内外大量师生到来,大家也在会后纷纷表示收获良多,以及对该系列讲座其后三场的高度期待与热情。再次感谢许菱子老师的热诚与真挚!(新闻来源: 传统音乐传承与创意中心)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