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特殊教育学校的残疾孩子在给外国友人演奏,这是智障孩子小童(化名)获得中国民乐一级证书时的情景……”2月 22日,家住威海市环翠区环翠楼街道办事处胜利居委会的马传智,向记者展示学艺残疾孩子的照片。 72岁的他,无偿教20多个残疾孩子学习民族乐器,让他们在音乐的熏陶中感悟生命的真谛。
马传智曾担任过威海市吕剧团团长,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 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对箫、 笛子、竖琴、唢呐、 古筝、二胡等民族乐器颇有研究。 2006年6月,环翠楼街道办事处成立义工协会,马传智成为一名义工。 在参加各种义工活动中,他萌生了一个念头:利用自己的特长教残疾孩子学习民族乐器。于是,他向居委会主任马燕“求助”,让她帮忙找一些对音乐有兴趣的残疾孩子。经马燕牵线搭桥,2007年3月,因癫痫引起智障的小童成为他的第一个残疾学生。因病情较重,11岁的小童没有上学,智力只有四五岁小孩的水平。刚开始时,小童的手不能自主弯曲,马传智就按着他的手,一点一点地传授他二胡指法,慢慢地小童的手变得灵活了,马传智又手把手地教他拉奏乐曲。经过一年多的练习,小童能够拉奏20多首简单乐曲,去年8月顺利通过了中国民乐水平考试一级。
去年3月,当得知威海市特殊教育学校没有民族器乐教师时,马传智又主动提出免费来教这里的残疾孩子学习乐器。从此,该校 22个残疾孩子成了他的学生。年过古稀的马传智每周要抽出两个上午的时间,坐着公交车去特殊教育学校,教那些孩子学习乐器。
乳山市一位青年王川利拨通了马传智的电话,诉说了自己因车祸导致瘫痪的不幸遭遇。马传智马上决定收下这个特殊的学生,并把自己珍藏的一把笛子送给了他。每隔半个月,老人便早早起床,赶上第一班威海去乳山的公交车,颠簸两个多小时来到王川利家中授课。每次去,马传智都会买上些肉蛋、点心,让这个家庭改善一下生活。被马传智的事迹所感染,一位琴行老板送给王川利一把二胡,马传智的朋友们还给王川利家送去了彩电、录音机。
“残疾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能给我带来极大的快乐。他们如果能够由此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增强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我就觉得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马传智这样对记者说。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