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筝论道第12期原文

谈筝论道第12期

古筝沿革略谈

作者:曹正


        现在的演员们表演用的和音乐院校教学上使用的筝,有的有变调装置,有的没有变调装置,弦数多在21条以上,音域四个八度还多些。应当看到,这些筝的产生,乃是建立在历史上不断革新发展的基础上的。


        一、从加宽音域谈起

        从古筝的发展史来看,弦数是一直在不断地增加:由五弦筝开始,逐渐加多成十弦、十二弦、十三弦、十四弦、十五弦、十六弦、廿一弦、廿五弦、四十弦。


        古筝在加宽音域方面的进度是极其缓慢的。从汉晋到唐宋的一千三百多年间,仅由十二弦增加到十三弦。《全唐诗》里的很多咏筝诗,都提到十三弦筝。如“五色缠弦十三柱”(岑参诗),“一行哀雁十三声”(李远诗),“就中十三弦最妙”(吴荣诗)......唐贞观年间传到日本去的筝亦十三弦,“刳桐为体,弦皆五十四纶”(弦的粗细都一样),用拉力栓弦的。【日】林谦三在《东亚乐器考》一书中所说修复的唐制筝的标本,就是我国筝流传到日本的物证。今天,在日本大量生产和广泛流行的筝中,仿唐制筝还是占主要地位。为了适应新音乐的要求,亦有改革品种出现。如宫城道雄时代的十七弦筝和近代改革的廿弦筝等等。盛唐时代流行的十三弦筝,是在十二弦筝的基础上的初步改进。在宋唐两代,两者是同时并存,分别雅俗之乐而用之;雅乐筝为十二弦,俗乐筝用十三弦。宋陈旸《乐书-宋史-乐志》记载:“本朝用十三弦筝,然非雅部乐也。”这不但说明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重雅轻俗”思想,也证明了民间筝的改革和发展。


        至于汉、晋以前的筝究竟有多少弦,因为文献不足,就无从说起了。而应劭《风俗通》里所说的“......金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五弦而筑身也”的“五弦筝”,实际上是流行于汉代的井、凉州地区的实物,也只能说它是沿袭了古制。


        到了元、明、清三代,筝由十三弦逐渐发展成十四弦、十五弦。明朱载堉在《明郑世子瑟谱》“周制分用六代乐”条下注称:“......今官筝十五弦,而世多用十四弦筝”,但到了清代才作为定制肯定下来。如清光绪年间出版的《大清会典》记载的:“秦筝十五弦,四瑟而小,......弦皆五十四纶,各随宫调设柱......”此外,流传在民间的古筝和古筝曲谱,也都可以作为可靠的佐证。


        在元明清三代,筝虽然发展到十五弦,但十二、十三、十四弦筝也还是同时并存的。如清荣斋《弦索备考》的古筝定弦是以十四弦筝为根据的。河南耿斋氏《乐在其中矣》抄本(工尺谱)也是用于十四弦筝。再如杨大钧先生收藏的一张筝,工艺非常考究,亦是十四弦筝。我还看到山东琴书老说唱家张鹤鸣和杭州市业余弹筝前辈吴汝全先生的筝。这两张筝都是十五弦筝,尾端设绞弦木轴,用“七老八少”(七根二弦,八根老弦)的配弦法。这和《大清会典》所记载的“弦皆十四纶”不同。至于流行在内蒙草原的蒙古筝(yateke),大多数还是十二弦。而十三弦筝就更多了,不过他是日本生产的仿唐制筝罢了。


        十六弦筝的出现,可能是在满清末年或民国初年,也可能更早一些。至于越南的十六弦筝(越南原来也叫“筝”,后改称“十六弦筝”)可能是由我国潮汕地区的华侨弹筝人传过去的。按抄本《潮州三弦·琵琶·筝谱》郑祝三的《序》中说:“……至年四十一时(郑氏自序年龄一编者注),余由暹(泰国)往星(新加坡),幸喜归友重逢,复与洪(佩臣)、陈(子栗)二君再奏古调,在场观众,无不鼓掌称善,众随称为‘三友’。余之筝法,从此名于中外……”。

 

        二、筝弦和拴弦法的改进

        历史上的各种筝,大多采用蚕丝做的琴弦。如河南、山东、江浙等地民间流行的筝,差不多都是如此。这是当时的手工业生产条件所决定的。唐制筝(据日本仿制者)所用的筝弦和《大清会典》“弦皆五十四纶”的记载是相一致的。这种筝由于弦的粗细一样而且用的是较粗的弦线,所以适宜于拉力拴弦。拉力拴弦法,是为筝的结构和琴弦特点所决定的。“七老八少”的配弦法,意味着从无轴筝向有轴筝过渡的开始,是古筝从结构上进行改革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拉力拴弦适用于粗细一样的琴弦,各弦的张力基本上一致,调音时充分发挥“柱,(弦码)节制弦长(有音律的部分)的支承点作用。因此,筝排雁柱调定弦音是符合“隔八相生,三分损益”的法则的。所不同的是一弦一柱,一个实音(也叫散音)罢了。改用粗细不等的弦之后,各弦张力有较大差异,又兼弦细,故无法再用“握拳结”来拴弦了。在这种情况下,设轴绞弦成了客观需要,于是乎,筝在结构上便由“刳桐为体变成“匣式拼合”,由无弦轴变为有弦轴,由“弦替五十四纶”变成“七老八少”了。


        三、筝弦的演进和革新

        从战国时代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七十者可以衣帛矣”的蚕桑时期的“绳丝为弦”,一直到明末清初,弦在质的方面没有什么变化。当广东地区的筝改装了铜弦之后,丝弦的应用还是持续了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出现了钢弦筝,而所用钢弦又基本上都是一般粗细。建国以后,随着乐器的不断改革和对琴弦要求的不断提高,出现了不同型号的钢弦,拜且在低音部加用了不同型号的缠弦。


        建国卅年来,筝在配弦方面的变化很是大的:五十年代后期是由丝弦改用钢弦的过渡时期,到六十年代,金属弦广泛应用,到六十年代末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尼龙包钢丝的筝弦。古筝上用“尼龙弦”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乐团魏宏宁同志首创。尼龙弦的应用解决了金属弦上的“噪音”,并具备了丝弦的温厚隽永的特点,确实是刚柔相济、以韵补声的妙用。看来它的前程是大为光明的。


        四、古筝改用金属弦后的形制变化

        筝用金属弦,是由广东地区开始,最初用铜丝弦,而后易为钢丝弦。当闽粤地区的筝,借鉴扬琴改用了金属弦之后,共结构形制亦发生了变化:缩短了筝身,加大了面板的弧度,挂弦钉和柱等距的平行拜列于面板之上(见图1),外形则效法七弦琴的式样。


        从《宋人奏乐图》和唐代流传到日本的筝的实物来看,当时的十二弦、十三弦筝面板呈微弧形。它的至高点和两边的低点比较,相差不超过一市寸,而面板宽度不过八寸。在这样的面板上,安设上十二、十三条弦,其弦间距离最大也不超过零点四寸。这样的弦距

 

        和人的中指差不多,对弹筝的人来说,运指是很方便的。这说明早期的筝,弦距设计是科学的,是符合人们的生理条件和“弦手结合”的原则的。当需要增添弦线、加宽音域时,这样的宽度和弧度就显得难以适应了。解决的办法有两种:一是按此例加大尺寸,调整面板弧度,适当延长筝身的长度,完全以一种新的形制出现。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大弧度,并缩短筝身的长度。此外,为了配用金属弦,闽粤地区将原来在筝尾设槽安轴、改为设轴于面板之上,构成了独具风格的闽粤形制。此后,在筝制上,逐渐形成了南集于粤、北集于豫的南北两派。


        五、筝柱子的演变和改革

        “筝排雁柱”是从装弦设柱的序列而言。作为每个‘柱”的形制来说,历来就是百花齐放,多种多样的:有人字形的,有金字塔形的,有古泉(刀币)形的,有葫芦塔形的等等(见图2)。以古泉式筝柱最为科学,用得最多。首先,它的下部拱形内壁的角度是合理的。当它斜立在筝的内外两侧边时,不会因筝弦弹动而脱落。其次是分布在筝面上所有的弦柱,也无倾倒及毁伤筝面之虞。

        在古代,筝柱子多取材于木、竹、驼骨、象牙等。共中,最多见的是木柱。用花梨或紫檀制成的筝柱,既雅致又与弦色谐调,有“玫瑰柱”之美称。在北方则多川黄杨、色木为之。


        唐、宋时的木质筝柱,在头部承弦部分大多粘接或镶嵌上象牙或兽骨,亦有通体用象牙或象骨制成的(见图3)。

 

        盛唐时期传入日本的筝和筝柱,被他们作为“国宝”一样保存下来,时至今日,在形制上很少有所改变。而我们中国就不同了,解放前的多少年里,流行于民间的筝,总是因地因人而异,形制上很少有一个统一的规范。筝是如此。作为筝的附件筝柱子,亦是如此。图4为我国民间流行之各式笋柱。它们大多是用较硬的木料制成,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在柱的上部钻一细孔,用时以弦穿之,以防散乱和脱落。这大抵是一些盲公弹筝者或到处卖艺的民间艺术家,在实践中想出来的巧妙办法。图4中①、②两种形式的筝柱,多半流行于闵粤、江浙一带,山东地区也间或有之,第③种形式的筝柱比较少见,是古代朝鲜的伽倻琴所使用的;第④种形式的筝柱,是流行河南民间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人在筝柱顶部的承弦处嵌人一个金属片,以适应金属弦的广泛应川。但由于这种筝柱容易损毁筝弦,所以没有能够得到推广。

 

        近年来,上海民族乐器厂生产一种二十一弦筝,所用的筝柱,是在唐式筝柱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在形制上,改方形柱头成扁形,并根据用弦的不同配置低、中、高三种型号的筝柱。图5是其中最低的一种。

 

        这种改革的筝柱是否尽善尽美了呢?尚要弹筝人通过实践做出结论。

 

         点击查看谈筝论道第12期导读



评论0条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