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筝论道第35期原文

陈其俊   重六调《崖山哀》


澄海的回声-陈其俊先生演奏“《潮筝》专辑”听后

作者:余御鸿

 

            引文:在中西方文化交锋的年代,对于建设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并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本文所探究的潮筝艺术即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

    

            从李派第五代传人陈其俊先生所演奏的《潮筝》,算是总结了其近四个十年的筝艺人生,先生考虑了潮筝的丰富性,于专辑中展示了各种乐调的艺术性。音响中的弹、轮、攥、勒、煞,吟、揉、按、颤、滑等各式技法的弹奏,无不折射先生纯熟的潮州筝艺。同时,在聆听音响的过程中,其呈现、展示了多样的细腻的音韵变化,作为潮乐文化缩影的《潮筝》专辑,先生在一定程度上以继承传统保持了纯正地道的潮味为宗旨又富新意。凡此种种,均显示了此专辑的特殊性,藉由本文的探究,让我们更加认识先生的演奏审美及其艺术价值,让我们对潮筝艺术有了更多的敬重之心;无疑,亦对于其它的传统文化或许会有某些参照意义、道引作用。

 

            记得第一次聆听陈其俊先生演奏家乡的潮州音乐,是在2013年12月1日的上海音乐学院;至今,三年过去了,潮乐的音韵时而明快,时而深沉,轻松谐趣……至今令我难忘,当时在舞台上的有些“镜头”,亦还常在心里闪耀。


            音乐会后,我与先生有了会晤交谈的机缘,听他娓娓道来叙说着家乡的音乐,亲切地述说他的相关经历、经验;通过访谈,我获得了更多的感性资料和直观感受。就在当时,先生送了我一张他所演奏的《潮筝》专辑。


            2010年,陈其俊先生欣然接受唱片商的录音出版邀请,精选录制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潮州筝作品。若静下认真聆听完《潮筝》,我们不仅可以听到极富“个性”的声音,还能听到极富地域性的“共性”色彩,音响中的声韵叙述、音韵色彩凝聚了、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深刻的思想、真挚情感。


            潮筝为家喻户晓的乐器,潮州人普遍热爱自己乡土的艺术文化,陈其俊先生即生长于丰沃、弥漫着潮乐的这一片土地上。他的音乐中,饱含了对历史、对社会、对人生、对事物有着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正因如此,他所演奏的每一首作品,所描述的对象,有玲珑、有婉约、有阳刚、有阴柔;不与时下的舞台上演过度而夸张的肢体、晦涩的语言、怪诞的声响为伍。他的音乐中,所流淌的是那一份自然美感,这一切都是先生经过数十年熏陶养成的气味,能有今天的演奏气度,是先生多年的蕴积、学习、探索、交流、思考全部溶解到自己的艺术之中;从“合乐” 、“伴奏”、“独奏”的艺术进程,取其精华丰富自身的潮筝语汇,诚如《潮筝》的“音响”中所展示他那熟巧的催奏及连纂音安排将《寒鸦戏水》描绘的淋漓尽致;使用的连线滑音及切分催将《平沙落雁》之群雁翱翔、水天一色的场景叙述的更加深动;在结构短小的作品《西江月》之末端,一气呵成连续催奏25个小节,将心中追求一江春水、一轮明月的诗情画意渲染无疑;将一贯唢吶吹奏的《粉蝶采花》乐曲,更以筝声来表现蝴蝶的各种表情,音韵若隐若现生动的叙述了丛林之中,百花盛开、花香四溢、万物繁忙景象;运用不同的指法变化诠释的《玉连环》,描绘了人们的欢愉景象,使人更加向往美好的生活;多种音韵及单纂的变化弹奏《昭君怨》、《崖山哀》,抒发了对历史之深刻情怀;所演奏的《过江龙》,音乐叙述有着排比句法之特性,使得整体旋律朴素流畅;唯一不同五声之定弦弹奏的《柳青娘》,以特殊的走颤音、下回滑音、前上倚下滑音等技法淋漓尽致而深层挖掘作品内在精神;唯一运用多调贯穿全曲的《粉红莲》,其整体音乐叙述有着托物言志之意,折射其不随入俗、淡泊名利之品格,音乐体现了虚实之间、点线交融、无限生韵之色彩,先生所弹奏此曲即根据当年杨广泉先生的版本,并结合筝的特点和自己演奏长处进行诠释。


    听先生所录制的《潮筝》音响,所散发的是钢弦筝的余音饱满、深长、明亮婉约的音韵,加上先生自己特制演奏用的假甲(见照片一:人造塑料赛璐璐材质之假甲),以及长期浸泡弦诗乐中,使得弹奏更具特色。再者,先生演奏的筝音色,除了运用假甲弹弦,更重要的是在他弹奏筝弦的瞬间,还夹带有指肉声音,过弦之后,甲肉相半,音声清润,二种虚实之声融合进入了耐人寻味的审美中,那种含蓄、清亮、纯净、悦耳之声,瞬间折射其特有的审美境界。王国维所说的“在神不在貌”,在先生的音乐中,有了充分的直接的体现。

    

照片一:陈其俊先生弹筝使用之假甲 



         

照片二:陈其俊先生弹奏琵琶合弦诗

 

            上世纪中,第一位将古筝带进高等音乐学院的曹正先生,他对潮筝艺术的发展非常关心,其曾经寻访多位潮汕地区的筝人筝家,并多以提携、关怀勉励。1996年,陈其俊先生与潮州筝第四代传人高百坚先生到辽宁朝阳参加“中国传统筝曲邀请赛”活动,在旅途中特意到京拜访了曹正先生(见照片三),由此而知,曹正先生与潮汕地区的筝人有着深厚之情感。

 

            为了更清楚地呈现先生演奏中的表声、表韵特点,笔者透过实际音响数据记谱整理,因篇幅所限,下面仅列出十七个谱例;为了各谱例与文字对照,在此以C调定谱。

 

1.连线滑音:

            谱例(1):《平沙落雁》第60-67小节

 


            从谱例(1)明显可以知道,先生在运用连线滑音时,一般会跨越四个音甚至五个音之运用,表现筝的虚、实变化重要特点。


2.下回转滑音 

            谱例(2):《柳青娘》第1-3小节


 

            《柳青娘》的第1小节和第2小节中的第四拍运用了下回转滑音,使得活五调音乐更添加内心交杂之情感。此手法在重六调《昭君怨》中也有运用。


3.攥

            谱例(3)单攥:《昭君怨》第57-67小节

 


            从谱例(3)的第57、60、64、66、67小节,多处运用了单攥演奏技法,使得音乐整体更加灵动。


            谱例(4)连攥:《寒鸦戏水》第56-57小节

 

            “攥”的潮州话即“转动”意思,快速的勾托抹,重音落在“抹”上,就是在旋律音之前加上一个快速的八度勾托作装饰音效果,也可用于对某一弱音的分拆,使音乐更显轻快、活泼,音乐表现上又可细分为单攥与连攥两种类型。


4.八度轮

            

            谱例(5):《平沙落雁》第35-37小节

 


            演奏者在第38小节运用了持续不断的勾、托轮音技法,运用了中指、大指快速交替弹弦,将实音声响有效的延展,此为潮筝演奏长音时常采用的手法,为潮筝重要之技巧特点。


5.前上倚下滑音

            

            谱例(6):《柳青娘》第55小节

 

            此技法常用于对重六调及活五调mi、la、si音的润饰,音乐之叙述有着缠绵、无奈、愁思之感。


            谱例(7):《寒鸦戏水》第36-37小节

 


            上谱例(7)第37小节第三拍后半拍的mi音,在下滑音前连缀一上滑倚音,配合速度的运用有着模仿鸦啼鸣之声响及感叹之意,使得艺术效果更加升华。


6.分指按弦


            谱例(8):《寒鸦戏水》第120-128、第158-162、第188-196小节

 


            在作品《寒鸦戏水》拷拍与三板有三处运用了此技法,因旋律中的音型变化须连续运用了左手大指及其它指按弦得音,使得整体音乐起伏有了跌宕多姿丰富之情景,此技法多用于当先后两音均需用按弦取得时使用。


7.点音

            

            谱例(9):《平沙落雁》第35-36小节

 

            从谱例(9)的音乐表现,此技法常用于切分音之处及拷拍板式的休止符,作为旋律、音韵变化之特点。


8.煞音 


            谱例(10):《寒鸦戏水》第104-108小节

 

            上谱例(10)之煞音手法使用在《寒鸦戏水》的拷拍之中,在第106-108小节当中使用了煞音技法,这是使余音立即休止的手法,一般演奏方法有二种,一为右手弹,左手捂弦;二为右手弹弦之后,即用该指或掌侧捂住余音。


9.走颤


            谱例(11):《柳青娘》第15小节

 


            在作品《柳青娘》的头板之中运用了两次,以颤音加上下滑音,有着凄恻之倾诉感。一般颤音是在弦上做细密的、幅度小的按动筝弦,称为小颤;按动幅度较大的表现为大颤。

 

10.煞勒


            谱例(12):《寒鸦戏水》第29-32小节

 

            作品《寒鸦戏水》运用了煞音与勒弦技法的结合,此技法是演奏者从二弦及琵琶得到灵感借鉴运用,亦为演奏者的独创,在此巧妙且特意用了此技法,使得音乐更加生动,刻划表现了有如寒鸦掠过水面的形象,特殊的音响效果更增添了画面之动感。


11.指肉弹弦


            谱例(13):《崖山哀》第15-17小节

 

            潮筝演奏一般较少运用此技法,这是演奏者为了追求低沉、深厚之音色所创意之运用。


12.轻上滑


            谱例(14):《寒鸦戏水》第13-16小节

 

            为了音乐表现更加细腻,演奏者在谱例(14)的第14-15小节的la、do音运用了此表韵手法。演奏者也在不同作品之处,精心运用了此技法之展现,由此可见,此技法为演奏者所重视,且灵巧被运用为其弹奏上一项之艺术特点。潮筝左手常常跟着右手的大指,对所弹的音作轻上滑或吟,使乐音委婉、柔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弹按尾随”,在速度稍慢的三点一催奏中更是如此,此技法明显较吟的幅度大,在此,演奏者的轻上滑音之幅度多掌握于二度以内之表现。


13.催奏


            此技法一般有以一点一催(《平沙落雁》第171-181小节)、二点一催(《寒鸦戏水》第56-57小节)、三点一催(《柳青娘》第120-144小节)等,较特别的还有混搭催法(见谱例(15))。


            谱例(15):《寒鸦戏水》第137-144小节

 

14.采花牌

            谱例(16):《粉蝶采花》第120-130小节

 

            此技法也可称之为插花,是带有即兴的、自由的功能,乐谱上所注明加上的无限反复记号即为采花牌。从上谱例的旋律展现,演奏者运用了不同的音型变化与做韵方式,使得音乐起伏多端,同时也表现筝的勾托重要弹奏技法。


15.模仿唢吶吹奏


            谱例(17):《粉蝶采花》第30小节、第38小节、第56小节

 

            演奏者于《粉蝶采花》二板段落运用了三次模仿唢吶吹奏韵味,增添了艺术之效果,别有一番风味。

    

            在聆听音响的过程中,笔者被一系列丰富多调的经典潮筝作品深深吸引,音响呈现、展示了如此多样的细腻的音韵变化,我们可以说,这是潮乐、潮筝的文化缩影,演奏者在一定程度上以继承传统保持了纯正地道的潮味为宗旨又富新意。

 

            陈其俊先生所演奏的作品,除了音韵在不同的时空之间,弥漫着浓厚的游移性,令人感到捉摸不定、变幻莫测,同时还显现了弦诗乐与潮州筝“曲速三变”的艺术特点。赏析《潮筝》的音响,一系列生动的情感叙述都只是先生当下弹奏的一种选择而已,并不是固定、僵化不变的;音乐在其内心逻辑的形成、表现的能量、叙述的深度,透过各种弹奏的组合变化,有着多种演奏版本的可能性。对于昭君“怨”、平沙落“雁”、粉红“莲”、西江“月”、柳青“娘”、粉蝶采“花”等一系列形象的叙述,以不同的手法、指法描绘出不同的艺术效果,能够有这等真功夫,是长期自娱及艺术修养积累的结果。先生坚实利落的触弦手法,刚柔并济的音乐处理,柔美丰润的音声色泽,对于演奏技法的尝试挖掘与开拓,在简洁的音乐结构之中,在“继承”的同时还有效地再“创造”美的能量。他的演奏外象有着大众化、地方化、民族化之特质;内在有着清纯内敛、潇洒大方、温润淡雅之折射,多种音韵的弹奏变化,反映了古风之间还有着绚烂之光泽,能有如此美的境界,是先生长久以来在家乡之地域特有的文人风味之“熏养”,是先生五六十年来的切身体味所散发的艺术魅力。先生的筝艺、思想、追求、使命感、事业心,令人钦佩。

 

 

            先生这辈子都在深研潮乐、弹奏潮筝,像他这样肚子里装着许多经典潮筝作品,要录制一张专辑,这还不易吗?对他而言,难的是出什么样的专辑。


            聆听先生演奏的《潮筝》,家乡而“歌咏”着,在他的生活中,就是以此筝声滋润、洗涤、抚慰自己的心灵使我们沉浸于那驾驭自如的筝声歌唱外,我们所听到的还有先生热爱生命,热爱,能有这熟练且个性化的艺术因子,还在于先生经年累月的“历练”、“淬炼”,数十年的厮守不离,他的“人生”已浸透了“潮筝”,因而有情感、有思想、有深度,有着自身的演奏气质、精神品格及审美价值。


            当前,潮州筝艺经由近现代的萧韵阁、苏文贤、徐涤生、郭鹰、高哲睿、黄长富、林毛根、杨秀明等一批已离开人世的筝人们的创造、保存、整理、发展及繁荣,为筝领域做了巨大的贡献。在人才辈出的前景(高百坚、林乔、林钟、黄冠英、黄楚英等人皆活跃于潮州),诚如本文所探究之对象,潮州因有着如先生热爱潮筝的一群筝人、筝家的共同建筑,而有了更多更好的筝人、筝品出现。


            所谓“回声”,只不过是把自己的一得听之、感之、悟之写下来,供广大筝迷再学筝、再揣摩、再欣赏、再研究、再聆听时参照而已。


            我们可以说:“潮筝经由几代各具特色的筝人们之合流形成一个总体,其个中是相互依存并为流动的、变化的,因此潮筝也才有新的活力、生命力”。无庸置疑,这就是潮筝长久以来有着迷人的魅力,不能忽视的文化生存状态!

 

作者: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国音乐学系,御乐古筝乐团艺术总监。文学博士。


请欣赏:谈筝论道第三十五期曲单


点击查看谈筝论道第35期导读





评论0条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