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筝曲音乐专题 | 游鱼之乐,浅翔水底——《水底魚》

雨夜,雨滴疯狂地拍打着落地窗的玻璃,水滴顺流而下形成溪涧,描绘出沟壑,这一道道溪水被追逐的雨滴继续拍打,像鱼儿跃进溪河之中,享受悠游之乐。


站在窗边,看着枝叶随风舞动,像鱼儿的尾巴在雨中漫游,打开音乐,听一曲闽南筝曲《水底鱼》,此情此景,此曲再适合不过了。


鱼儿在水中为鱼,而世间万物,在倾盆大雨中是否也是水底之鱼呢?树梢摆动似鱼尾摇曳,行人飞奔似鱼儿畅游,而一栋栋钢筋水泥的建筑,不就是水底礁石,地球仿佛沉于海底,人类与万物皆漫溯其中。


点击欣赏音频

福建流派筝曲《水底鱼》

演奏:陈佳威


《水底鱼》原是带有唱词的曲牌名,在昆曲里属于越调,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四、五、四、五、四、五、四、五(八句),末句可叠唱。一般仅用后四句,只念不唱,节拍急促、在闽剧中也出现有词的《水底鱼》,情节是媳妇说事婆婆。


《水底鱼》流行全国各地,大多蜕变为无词的器乐曲,后来的京剧、宜黄戏、歌仔戏、评剧、秦腔等等剧种里大多作为串曲,或是有经唸谱的打击乐曲。


陈佳威演奏


锣鼓经《水底鱼》主要功能作用是以配合人物行进中的锣鼓,如行路、上下场、走圆场,在演奏中可根据剧情需要分前后两段单独使用,配合人物表演、节奏运用上可快可慢,以便更好配合烘托人物感情。在福州十番音乐中,它是一首带有板头、夹腹、汤腹、收尾等,非常完整的十番音乐曲牌。


陈佳威演奏


闽南筝曲《水底鱼》出音雅正,音声允洽,描绘出水中游鱼摆尾之姿,吐气吹泡之态,击起水中漪纹之美。将你置于山湖岸边,苍翠环绕,氤氲适宜,那青葱映照湖水,鱼儿游于葱茏之中,好像行走在一场时间的梦境里,将身体交给本能,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迎接万物的光临。


这一切是寂静无声的,却又分明听到了什么,是游鱼与鳗草相触的瞬间,是吐气吹泡的光影,落入心潭,击起无限的回响。这一刻,似是意识的短暂抽离,却又变得生动起来。


如果说意识的游离是无知无觉的,那水中的漪纹便是推向远方的风景,带着草木小心翼翼地试探,好像一晃眼之间,落下一地隐秘且细碎的时光之影,生命的灵性就在这一刻忽然领悟。


陈佳威与恩师陈茂锦合影


手机打开的是“八闽筝团”团员陈佳威在福州“大学城·未来大师——福建筝曲专场音乐会”演出的现场录音,此曲由陈茂锦老师订谱并亲自传授。


我与佳威在福州有过一面之缘,甚感亲近,她曾就读于西安音乐学院,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她的演奏细腻含蓄、淳朴素雅,曲调抒情缓慢,漏音成韵,将左手技法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陈茂锦老师订谱的重要一环,有意漏音,用左手进韵补位,这样可使乐曲韵多而音少,少了旋律浮于表面的华彩,使作品多韵细腻,富于情趣。


陈佳威的演奏便可充分做到“以韵补声”,如此呈现个人风格、地方韵律,不必拘泥于曲谱,使曲谱成为备忘而非标准,如此才各有风趣。这就是传统音乐的魅力,没有了细化再细化的呆板,将音韵完美展现,走入作品深处。


陈佳威


此时的我好像已经站在了濠梁之上,去倾听那“子非鱼”之争。音乐响起,那些音符裹挟着昔日的回忆扑面而来,使你开始增进与自我潜意识的连接。有一瞬间的恍惚,觉自己如一叶轻舟,自在悠游,时间似乎在无涯之中,不知今夕何夕,是梦是醒,心中是久违的自在与舒畅,是一种绵长的淡淡欢喜。


心性本然,没有挂碍忧惧,是无知无识的圆融,慢慢走向生活的深海……


万物有灵而自在,于是,问“何处自在”?莫道,“何处不自在”?


(撰文:翁晓帅)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