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筝赋”——董静怡古筝硕士毕业音乐会圆满落幕

5月11日晚,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厅内座无虚席,国乐系董静怡古筝硕士毕业音乐会在此圆满落幕。在本场音乐会中,董静怡凭借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将古筝的音响和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其演奏时而如高山流水般激昂高亢,时而如清风拂面般柔美细腻,不仅奏响了对前辈的赞歌,歌颂了历史建筑的辉煌,更诠释了巾帼英雄的风范。



音乐会的上半场以浙江首演的《鸦三聊聊》为开场,作品由郭靖沐作曲,将潮州音乐《寒鸦戏水》为创作素材,通过筝、阮、笛三样乐器,营造出筝声悠扬、阮笛呼应的奇妙音响效果,不仅展示了作曲家深厚的音乐功底和独特的创作理念,更将董静怡的精彩演奏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浙江首演,董静怡用音符诠释出此情此景,描绘出大自然的杰作,演奏出一首对生命的赞歌。



“抬头望云,低头思亲”。第二首作品《望云赋》由周展作曲,创造性地运用了《秦桑曲》和《百花引》的乐思,充分表达出对秦筝陕西流派领军人周延甲先生的缅怀和思念之情。全首乐曲跌宕起伏、情绪层层推进。引子部分,董静怡以轻柔的旋律为观众描绘了一幅云淡风轻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遥远的故乡,感受着那份宁静与安详;随着音乐的深入,慢板部分逐渐展开,深情的旋律如泉水般涌出,将听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思念与回忆的世界;最后,广板部分将整首乐曲推向了高潮,深情的旋律与激昂的节奏交织在一起,仿佛将所有的思念与情感都倾泻而出,让人体会到无尽的深沉忧思之感。



《戏》是一首杨磊为多声部电子音乐而作的乐曲。当舞台的灯光与古筝的音响效果交织在一起,观众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充满无限想象与情感共鸣的奇妙世界。在这个静谧的夜晚,舞台的灯光如同星辰般逐渐隐去,只留下一束柔和的月光般的灯光,恬静地洒在董静怡和她的古筝之上。这束光赋予了整个空间一种神秘的魔力,将她的身影和古筝的轮廓勾勒得清晰而优雅,而琴声仿佛穿越了时空,回荡在空旷的舞台之上。此刻,观众们屏息凝神,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如梦如戏的琴声中。



《云裳诉》作为一首在筝曲《乡韵》主题音调基础上扩展而成的作品,作曲家周煜国不仅融合了陕西地方戏曲音乐的特性音调,更通过丰富的音乐表达,为听众勾勒出一幅浪漫而恬静的画面。“云想衣裳花想容”,而“诉”字则寓含了“倾吐”和“诉说”之意。董静怡弹奏出的古筝音响与丰富的配器相得益彰,随着提琴与钢琴的推进,古筝旋律时而迂回百转,细腻绵长,如同轻泣低诉般倾诉着无尽的思念与哀愁;时而又急速有力,似张扬呼喊般表达出内心的激动与渴望。



音乐会的下半场,董静怡带来了筝协奏曲《丹宸赋》,作为交响乐版本首演,本首由欧阳汪剑指挥、陈果钢琴伴奏、浙江交响乐团协奏。这是一部具有深厚纪念意义的作品,由演奏者董静怡委约创作于2020年。彼时正值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作曲家李玥锦以这一重要时刻为灵感,将《丹宸赋》一曲比作一幅历史的画卷,创作出了这首历史感和时代韵味并存的筝曲。《丹宸赋》中大量的按滑音等丰富的演奏技巧,不仅展现了演奏者对古筝演奏精湛技艺的把控,更使得整首作品在听觉上充满了层次感和动态感,通过演奏者的引领,让听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紫禁城六百多年以来的沧桑巨变,令人沉浸于乐曲中,久久难以忘怀。



最后迎来本场音乐会的压轴之作《大地母神——妇好》,此曲同样由演奏者董静怡委约而作。作为世界首演,由欧阳汪剑指挥、浙江交响乐团协奏,这部作品无疑蕴含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与情感共鸣,作曲家李博以我国历史上首位女将军妇好为灵感,通过音乐的力量,重新诠释了这位传奇女将军和女性领袖的多重身份和内心世界。作品采取了分段式主题的创作方式,即一共分为五个段落:统领-占卜-战争-红妆-永生。妇好作为世人传颂的巾帼英雄,她对未知命运的敬畏与探寻,以及对胜利的渴望与坚定,都在董静怡指下所流淌的音符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董静怡凭借精湛的技艺、深厚的个人修养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完美地诠释了巾帼精神,生动再现了巾帼将军的威严与风范。她不仅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完美结合,更在演奏中充满了对女性角色的理解和尊重,无论是深情款款的旋律,还是激昂有力的节奏,都仿佛在诉说着女性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坚韧与勇敢。她的每一次触弦,都仿佛在传递着巾帼力量与智慧,让人们深刻感受到女性在音乐、艺术和文化中的独特贡献和地位。



在董静怡的演奏中,古筝的悠扬音响有如寒鸦低语,在夜色中缓缓流淌,有如忆思往事,音符间流露出对过往英雄的敬仰,更有如颂扬巾帼之风范,将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整场音乐会,是音乐与历史的交汇、是技艺与情感的融合、是复古与现代的碰撞、亦是传承与创新的并行。“弦上流转,千年古韵”,董静怡作为翡翠筝团的主要成员、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优秀学子,以其精湛的演奏技艺和独到的艺术理解,将每一个音符都注入了灵魂,使听众陶醉其中,只留琴韵回荡耳边。



音乐会圆满落幕,掌声如潮水般汹涌而来,鲜花如繁星般点缀在舞台周围。董静怡站在舞台中央,面带微笑,眼中闪烁着满足和自豪的光芒。她深深鞠躬,向观众们表达最真挚的谢意,同时也感谢了她的恩师周展老师和盛秧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无私付出,以及亲友们的支持与鼓励。硕士生涯的结束不仅是一个阶段的结束,更是一个新的开始,董静怡将继续在古筝的道路上探索,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为筝乐艺术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