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逸韵——张一鸣古筝硕士毕业音乐会即将上演


武林逸韵

张一鸣古筝硕士毕业音乐会


时 间

2024年5月16日(周四)19:30


地 点

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厅


导 师

周展 教授


指 挥

欧阳汪剑


协 奏

浙江交响乐团


艺术指导

陈 果


节目单


一、《杜宇魂•雪雁南飞》客家筝曲 


此曲由《杜宇魂》和《雪雁南飞》两首客家筝曲连奏而成。乐曲借用“望帝身死,魂化杜鹃”的神话故事以及大雁冒雪南飞所比喻的思乡之情,抒发了客家人背井离乡的遭遇和怀念中原故土的乡愁情结。


竹笛:任飞洁


二、《尼山•飒满》 李玥锦 曲


此曲由顾米加于2022年初委约而创作,灵感来源于流传在中国东北的满族、锡伯族、鄂伦春族等⼀代的传说故事《尼⼭萨满》。作品中使⽤了⼤量萨满舞蹈中祭祀舞所⽤的节奏型,描绘了在萨满腰系铃、⼿执⿎翩翩起舞的震撼场景,歌颂了尼⼭萨满舍⼰为⼈的精神,深受满族民众的喜爱。作品名中将“萨满”的“萨”,巧⽤“飒”字替代,展现东北少数民族性格豪放、能歌善舞的特有魅力。


艺术指导:陈果


三、《观墨》(浙江首演)冯子慧 曲


此曲受潮剧《井边会》经典唱段《写书》中的唱腔与活五调式的启发而作,作者将筝的传统语汇同具有“实验性”、“色彩性“的演奏技巧相结合,试图模仿与“重现”戏曲中的唱腔(吟唱、念白)、过门、锣鼓点等元素。其中,古筝齐奏的“大锣“音型是贯穿全曲的动机,亦是划分作品结构的标志。


筝重奏:王亦微 喻悦


四、《云裳诉》周煜国 曲


《云裳诉》是在筝曲《乡韵》的主题音调基础上,扩展而成的一首筝乐作品。音乐运用了陕西地方戏曲音乐的特性音调,迂回百转,细腻绵长。整首乐曲时而清幽哀怨,如轻泣低诉;时而急速有力,似张扬呼喊……道是“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琴音袅袅间,作曲家已然将心底一腔情思尽数赋予筝乐之中,淋漓酣畅,令人回味……


高胡:宁洵 缪澜二胡:时逸静 陆朱儿 孙山川 金妤婧中胡:葛凡音 丁田子大提琴:金韵言 低音提琴:黄泓竣梆笛:任飞洁 曲笛:侯一诺高音键笙:李晓旭 中音笙:程诣童扬琴:纪义满 柳琴:沈周滢琵琶:陶丹宁 中阮:晏旸弘大阮:金一诺打击乐:宋博雅 张皓博


五、《观沧海》(浙江首演)王瑞 曲


《观沧海》是侯奕委约青年作曲家王瑞创作的一首古筝协奏曲,该作品以曹操的同名诗作《观沧海》为题材创作而成,力求运用古筝的技法特点与协奏曲中竞奏的创作方式,展现这位历史枭雄能征善战、胸怀天下的传奇故事。该曲共分为五个部分——“序”、“初露峥嵘”、“驰骋千里”、“铁面柔情”、“盖世英雄”,讲述了曹操北征乌桓最终得胜回师的故事,使整部作品更具情景特征,便于观众理解与寻味,增添了作品的观赏性。


指挥:欧阳汪剑

协奏:浙江交响乐团


六、《武林逸韵》(世界首演)罗麦朔 曲


《武林逸韵》由浙江音乐学院张一鸣于2024年委约而作。杭州古称“武林”,作品充分刻画了文人墨客笔下的“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是杭州”。此曲先是以杭州清晨“湖气昏昏雾气漫”之景,拉开乐曲的序幕,渲染出了一幅神秘且静谧的西湖景象,使听众仿佛置身于山明水秀的大自然之中。随之以“水”作为音乐发展的表现媒介,通过描绘“水生于泉,聚于溪,汇于海”的形态特征,配合古筝“时而静时而动”的演奏技巧和强弱变化,将乐曲推向第二层次,抒写出杭州既有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又有波澜壮阔的江河之美。其间作曲家巧妙地运用了古筝与乐队的关系,刻画了“于江之上泛舟”和“于河之上赛艇”的场景和竞技场面,与之闭幕不久的第19届杭州亚运会相呼应,彰显了杭州别具一格的人文风光和城市发展。力图对弘扬浙江音乐,打造文化浙江、传承浙江筝乐做出现实意义和贡献。


指挥:欧阳汪剑

协奏:浙江交响乐团



导师  周 展


浙江音乐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演奏员,浙江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常任指挥,浙江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副院长,浙江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副团长,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翡翠”筝团艺术总监,秦筝传人。曾在多个重大比赛中获奖:“全国民族器乐大赛”(南京);文化部主办的“东方杯”全国古筝大赛(上海);“国际民族器乐大赛(北京)等等。录制出版有《古筝名曲解析》、《中国古筝-陕西篇》等VCD教学光盘、CD光盘《周展筝中国》及《侘寂》、《一盏清茗酬知音》等。创作、创编的古筝作品有:《白桐曲》、《秦土情》、《丝路·花语》、《梦回临安》、《筝行四方》、《黄河》等。其中《秦土情》荣获2016年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作品,《白桐曲》、《望云赋》获浙江省第十届、第十二届音乐舞蹈节作品金奖、银奖。《梦回临安》入选2024浙江省艺术基金项目。主创跨界融合作品《翡翠》获浙江省艺术基金项目。出版有《学筝一百课》、《筝重奏曲集》(一)、(二)、(三)及国内第一本古筝五线谱教程《中华筝教程》,并创立了一套新的教学体系,所研发的“中华筝”五线谱教学专用弦——“五色弦”获得国家专利。在《人民音乐》、《音乐创作》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及作品,如《秦筝永远在路上》、《秦土情》、《梦回临安》、《快耳人生—秦筝行》等。指导的翡翠筝团曾荣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演奏奖,2019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传统组合组第四名、非传统组合组季军,第五届“文华奖”优秀演奏奖,2021年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展演奖(文华奖)。



演奏  张一鸣


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古筝硕士研究生,叔同学院“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浙江音乐学院2021届优秀毕业生,“翡翠筝团”主要成员。


自幼习筝,启蒙于王淑玲老师,期间跟随孙金阳老师学习。2017年考入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本科古筝专业,2021年考入本校古筝演奏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古筝硕士研究生导师周展教授和浙江音乐学院古筝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派古筝主要代表人盛秧教授。


曾荣获首届“国韵杯”民族器乐展演活动职业组青年A组“民乐之星”称号(一等奖)、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新松人才”青年演奏员大赛三等奖、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展演组合类入围奖(文华奖)、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传统组合第四名、浙江省第十一届“音乐舞蹈节”器乐类作品团体金奖、第二届“良匠杯”国际古筝艺术节澳门总决赛成人专业组金奖第一名、“礼乐天桥 好客山东”首届鲁筝艺术博览会筝乐艺术节展演青年A组金奖、第二届何占豪古筝国际展演青年A组专业独奏银奖、第六届(敦煌 )中国民族器乐•民族舞蹈艺术周专业青年A组古筝金奖、第12届中新国际音乐比赛浙江赛区古筝一等奖等奖项。


曾与浙江民族乐团、杭州紫乐现代室内乐团成功举办个人硕士学年音乐会,于2023年参加杭州第19届亚运会代表团团长大会古筝展示活动、“(OCA)同一个亚洲”亚洲运动会110周年庆典活动、“致敬亚运”文艺演出等亚运系列活动。多次随筝团赴上海,北京,成都,山西,深圳,澳门,敦煌,内蒙,泰国、马来西亚等各地进行巡演及交流学习,曾参与杭州亚运主题曲录制、助力亚残公益主题曲录制,多次参加中央广播电视台《风华国乐》栏目、中国古筝网MV、“乐通天下”课程等系列节目的录制。曾分别于浙江民族乐团、南京民族乐团、成都乐团、浙江音乐学院民族乐队等合作演出,并参演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云乐飞扬》、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大型舞台剧《翡翠》。在校期间,多次随学院参加“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艺术展演、民族乐队学院展演等活动,多次荣获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一等奖学金、研究生创作表演单项奖学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三等奖等奖项,并于本科毕业荣获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指挥  欧阳汪剑


中国青年指挥家,浙江交响乐团驻团指挥,浙江音乐学院乐队学院常任指挥。曾在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指挥,师从任达敏、张国勇教授。 


2006年,欧阳汪剑被指挥大师汤沐海先生发现,随即开始作为汤沐海先生的助理指挥跟随大师一起,先后参与在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慕尼黑音乐学院交响乐团、苏黎世室内乐团等乐团的工作。并在汤沐海大师的大力推荐下成功开始了自己的职业指挥生涯。


2009-2012年期间担任河南交响乐团驻团指挥; 


2012年受塞尔维亚共和国文化部邀请,指挥贝尔格莱德爱乐乐团在塞尔维亚共和国首都演出中国新年音乐会,上演了鲍元恺先生的《京剧交响曲》,以及和黄蒙拉合作演出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热烈的反响,塞尔维亚主流媒体都报道了这场演出,中国驻塞尔维亚共和国文化大使、文化参赞出席并高度肯定了当晚的演出。  

     

2012-2015担任四川爱乐乐团常任指挥,开启乐团首个国际惯例周期的音乐季。


2015年7月开始在杰出指挥家张艺先生的指导下工作,同时担任北京东方交响乐团指挥。先后参与国家大剧院歌剧《方志敏》巡演,新版歌剧《卡门》和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巡演等。 


2019年在北京指挥了中俄联合制作歌剧《复活》的世界首演。 


2020年1月起,受聘于浙江交响乐团,担任驻团指挥工作至今,完成了上百场音乐会。


欧阳汪剑不定期和上海爱乐乐团保持良好合作,先后演出了星期广播音乐会、东方市民音乐会、江苏大剧院新年音乐会、南通新年音乐会等;


欧阳汪剑指挥合作过的乐团包括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和合唱团、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音乐学院交响音乐、浙江交响乐团、浙江音乐学院乐队学院交响乐团、四川爱乐乐团、兰州交响乐团和合唱团、河南交响乐团、山西省交响乐团、贝尔格莱德爱乐乐团、苏黎世室内乐团、南捷克爱乐乐团、波兰庞德卡爱乐乐团、俄罗斯西伯利亚交响乐团等。


作曲家介绍

【按曲目顺序排列】



李玥锦


青年作曲家、音乐人;北京演艺集团-北京民族乐团驻团作曲家;躬耕书院项目执行总监、负责人:躬耕戏剧创始人、艺术总监;* 2018年度中国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获得者:* 2018年北京市人才共建项目获得者;* 2019年度国家奖学金、中央音乐学院一等奖学金获得者;* 2021年两部作品入选中国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担任音乐总监、作曲与项目负责人的儿童剧荣获浙江省文化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目:* 连续三年荣获丽水市委宣传部年度文艺精品创作项目;* 2022年项目《聆湖听山、艺术兴乡》荣获2022年度艺术助推乡村振兴项目,并荣获政府百万经费支持。



冯子慧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研究生在读,师从陈欣若教授。201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师从罗麦朔副教授。201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2023年保送至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研究生部,并以“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荣誉毕业。在校期间获国家奖学金,多次获得中央音乐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曾获第十四届“炎黄杯”作曲比赛三等奖;首届”央音蓓蕾杯“童声合唱比赛三等奖;普罗科菲耶夫作曲比赛三等奖等;新华社机关党委“纪念新华社建立90周年”与“纪念穆青同志诞辰100周年”原创七幕话剧《人民记者穆青》特邀作曲;长沙交响乐团主办并首演的大型声乐套曲《万里长沙》作曲助理;2021年10月受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委托,为庆祝《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和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的召开,为中央音乐学院外事活动改编作品并于钓鱼台国宾馆演出;青鸟计划与北京国际音乐节合作项目中入选担任节目制作人,策划制作“第二十五届、第二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记忆未来·记忆》主题音乐会,于北京大华城市表演中心上演;作品《观墨》入选第四届翡翠五色炫音筝乐作曲工作坊。



周煜国


著名作曲家、指挥家精心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创作和实践活动,执棒出演多场大型音乐会。创作、发表、录制出版各类民族器乐音像制品,多次出任中国音乐“金钟奖”“文华艺术院校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等赛事评委,多首音乐作品在国内作品比赛中获得奖项,并在以上赛事活动中列选为比赛规定曲目;近年来在香港、沈阳、浙江、山西、厦门等地举办“雅风心韵”个人作品音乐会,在国内音乐艺术院校及社会音乐机构中举办《乐由心韵、尚雅国风》等其他专题音乐讲座,为推广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筝乐作品《云裳诉》在2002年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第一届民族乐器独奏比赛”活动中,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新作品奖,同时该作品在中国音乐“金钟奖”“文华艺术奖”“CCTV民族器乐比赛”等国内重大赛事中列为规定曲目之一。



王 瑞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博士、天津音乐学院青年教师、2019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项目”立项获得者之一。1990年生于山东省青岛市,自幼学习钢琴,并于2009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郝维亚、李滨扬等教授。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201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研究生,跟随刘康华教授研读,并于2017年考入博士研究生。2020年毕业后入职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


作为作曲者,他创作曲目风格多样,曾与多位著名指挥家、演奏家与国内重要乐团成功合作委约作品,并多次获国内重要比赛奖项。与此同时,近年创作的多部作品,如《海之波澜》、《魂咏山河》、《繁花》、《山丹花儿随想》等多次在国内重要演出场合中上演,并在高校民族器乐专业教学中发挥作用。


作为学者,他积极参与作曲技术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工作,曾在《中国音乐》、《天籁》等国内重要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阐述中国音乐发展的学术观点,努力为音乐理论学科建设贡献力量。


作为教师,他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创作理论与表演实践的有机结合并为新生代学子创造艺术实践平台,培养他们的专业综合素养和文化自信。



罗麦朔


博士,毕业于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现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杭州爱乐乐团副团长。同时担任北京市教委“和谐之声”合唱团驻团作曲、美国亚裔基金会“iSING!”项目音乐制作人。


其作品常年在多个世界顶尖音乐场所奏响:纽约林肯中心、西雅图大教堂、莫斯科音乐学院音乐厅、香港大会堂、新加坡大会堂、澳门文化中心、高雄至德堂、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厅、上海音乐厅、上交音乐厅、苏州大剧院、广州星海音乐厅等。近期的音乐创作受到中国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新加坡文化艺术理事会、上海民族乐团、广东民族乐团、“iSING!festival”等国内外重要音乐机构委托。


曾获得第十四、十七届、十八届中国音乐创作文华奖、2021年紫金文化艺术奖、“中国之声”国际作曲比赛、中国民族管弦乐作品比赛、俄罗斯“拉赫玛尼诺夫国际作曲比赛”、“国际现代艺术与教育比赛”作曲--钢琴比赛等多个国内外重量级音乐奖项。此外,电影音乐《六年六天》获得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音乐奖。作品《胤禛美人图》获得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演出,并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艺术指导  陈 果


杭州歌剧舞剧院双排键及钢琴演奏员,浙江省音乐家协会电子键盘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杭州大剧院之杭州动漫电影乐团特邀钢琴双排键演奏员。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盛秧与翡翠筝团”全国巡演音乐会常任艺术指导,中国音乐金钟奖第十三届艺术指导,浙江省首届青年古筝演奏家大赛参赛选手艺术指导,多次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节目录制,作为钢琴伴奏受邀各类民乐大赛选手比赛及演奏家音乐会演出,活跃在音乐学院各专场音乐会舞台上,对音乐深刻的理解及丰富的表现力得到一致的好评!曾获YAMAHA双排键全国选拔赛青年组二等奖,第一届吟飞全国双排键电子琴成人组二等奖,新加坡国际音乐节器乐组双排键二等奖浙江省音舞节三等奖浙江省金钟奖声乐选拔赛优秀伴奏奖浙江音乐学院第一届“尽善奖”最佳表演奖中国器乐大赛非传统组铜奖



特邀嘉宾  宁 洵


中共党员,硕士,现为浙江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青年二胡演奏家,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浙江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专业教师、浙江音乐学院青年创业导师,并担任多所省属高校乐团指挥及指导教师。


本硕期间两次荣获国家奖学金。获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毕业生、沈阳音乐学院优秀毕业生、浙江音乐学院优秀毕业生。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复赛入围奖、首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最高奖项、CCTV民族器乐大赛传统组合入围奖、《盛世华音》中日韩国际二胡大赛三等奖、浙江省首届全国二胡邀请赛银奖等。


曾多次与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天津民族乐团、浙江歌舞剧院、浙江交响乐团等合作交流演出,赴欧洲及全国各地进行演出交流。并跟随浙江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参演各类音乐会及大型文艺汇演。



浙江交响乐团


浙江交响乐团是于2009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建制的省级职业乐团,系浙江省级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过多年不懈探索和追求,目前已跻身中国优秀职业交响乐团行列,在国际、国内乐坛逐步树立了自身艺术形象。乐团现由郭义江担任团长,由中国著名指挥家张艺担任艺术总监。


成立以来,乐团一直践行中西合璧的艺术发展之路,在精准演奏西方经典交响乐作品的同时,致力于本土音乐交响化尝试,推出大型原创交响乐作品《山·海·经》《唐诗之路》《社戏》《鲁迅》《良渚》《祖国畅想曲》《运河魂》《大潮之上》《春暖之江》《脉》等;推出一批原创中小型交响乐作品《诗画浙江》《春闺梦》《长淮望断》《问茶》《玉碗飘香》等;改编一大批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征的交响乐作品。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征,凝炼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观众、业界专家的一致好评。


乐团曾出访巴西演出、出色完成G20杭州峰会等国事演出任务;多次承担中宣部、文旅部、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的重点推广项目,如“欢乐春节”“万里共婵娟”等。乐团足迹遍布意大利、奥地利、捷克、德国、瑞典、日本、比利时、西班牙、阿尔及利亚、美国、巴西、埃及等地,演出被多国音乐界和观众评价为:“一个年轻而富有朝气的乐团,融汇了古典音乐的精髓和神秘的东方情调,呈现出触摸灵魂的美妙音乐”。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