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筝吐绝调上弦扬清曲 古筝是我幸福生活的源泉

  在晨曦小学对面有一间规模不大,装修也谈不上考究的琴舍——上弦月琴舍。门口一曲唐朝诗人王湾的《观筝》:“虚室有秦筝,筝新月复清。弦多弄委曲,柱促语分明。晓怨凝繁手,春娇入曼声。近来唯此乐,传得美人情。”虽经风吹日晒后字迹已然斑驳不清,但这别出心裁的点缀却让这看似普通的琴舍多了几分淡雅。

 

李娟在教小学员弹古筝

李娟在教小学员弹古筝

 

  十指轻触,仪态淡雅平和,古筝的声音委婉质朴,丝丝入扣……她的演奏富有激情又不失细腻,执着地追求对音乐的完美表达。正在演奏的正是这间琴舍的主人,一位恬静的古筝老师——李娟。这是一位把古筝当成生活全部的“艺术家”,而传授古筝的演奏技艺又是她最大的乐趣。

 

  今年三十一岁的李娟自小热爱音乐,她还在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时,启蒙老师是位熟谙手风琴、古筝、钢琴、电子琴等不少乐器的多才多艺的老师,在老师倾情的演奏中,年幼的李娟第一次感受到了音乐的无限魅力,每天的耳濡目染,使她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音乐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天赋,小小年纪就能歌善舞,并且吹拉弹奏一些好听的小曲子。

 

  小学、初中的她音乐成绩更是出类拔萃,转而以高分选报了萧山的一所音乐专业学校学习音乐。进入专门的音乐学校学习后,对音乐有着特别爱好的她如鱼得水,如饥似渴地学习着音乐理论,不知疲倦地练习着乐器的演奏技巧,一有时间就猫在琴房里练习。每天坐在古筝前拨弄琴弦,成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约会。她选择了在琴声中安静地成长,也便意味着她必须学会享受孤独……

 

  古筝是一件高深莫测的民族乐器,有“音能传神,韵能达意”之美誉。《燕太子篇》中有段文字记载,把琴筝高深莫测到能传神达意的地步叙述得非常清楚。往往越是高深的乐器,入门时倒不觉得难。因为古筝的共鸣体设计比较合理,琴弦振动比较科学,再加上它是五声音阶弦序排列,所有自然音中没有半音关系。因而要弹好古筝必须不断地练习,不停地揣摩音律。但音乐是美妙的,学琴之路是艰辛的,那时候学校条件有限,琴房里没有取暖设备和排风设备,夏天琴房温度高达40度,李娟在琴房里一待就是几小时,走出琴房时,全身上下的衣服都已被汗水浸透。冬天,琴房里冷得像冰窖,她冒着严寒苦练,双手冻得冰凉,手指不能弯曲,为了坚持训练,不得不借助热水袋来暖手,或用温水搓手。“那时候是很苦,可就想练好琴,咬咬牙就过来了。”她说,那是她最难忘的日子,也是最开心的日子。


  每天都和琴打交道,每天都能接触不同的学生,能将自己的一技之长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别人,这让李娟得到莫大的满足。她热爱音乐,尤其热衷于古筝的演奏,如歌如梦、如诗如画的韵律,让她陶醉其中。她说:“音乐不仅陶冶了我的情操,还赋予我对生命中的美的体会。一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心中便绽开千朵万朵红艳艳的小花,它们正朝着我微笑;一曲《战台风》便把自己的烦恼都统统发泄出来,那种感觉,真是美妙极了;一曲《高山流水》,心中涌起无限的向往,去征服,去饱览祖国的山山水水……”

 

  从杭州师范学院音乐系毕业后的她一直从事古筝的教学工作,在教孩子学琴的过程中,她还继续请老师上专业课,详细地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心得、收获、以及练琴中的困难、问题等,向老师汇报,敬请老师予以指导,并聆听老师的示范演奏,细细品其乐曲的韵味……期间,她还得到了古筝名家的教诲,加上自己扎实而全面的专业基础,不断练习,琴艺日精,也积累了丰富的古筝培训经验。她想自己创办间琴舍,她的想法得到了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大力支持。

 

  虽然来报名参加古筝培训的学员人数大大超过了她预期的授课能力,在李娟看来,古筝只是她幸福生活的源泉,而不是她借此捞财的工具,但是李娟情愿放弃借此大捞一把的机会,依然按照自己的授课能力酌情接收学员,李娟说:“我开琴舍不是想从中获得多少财富,而是希望每一个前来参加培训的学员都能真正学到东西。”

 

  相关阅读

 

  天津首届“幸福领秀”各怀绝技 80名选手晋级复赛

 

  快乐幸福在怒江 农民工子弟学校古筝声声响起

 

  “幸福铜梁”广场器乐决赛 夕阳红乐队夺冠军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