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而为专注古筝

    天一坊的老板何建军说自己只专注于古筝是量力而行的结果,是考察市场的选择,“现在很多琴行和培训中心都会同时开展多个项目,这种多元化的道路我以后也会走,但就目前的实力来讲,还是走市场需求比较大的古筝更好,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嘛!”
 

敢闯:做助理,骄阳下恭候客户
   

     作为“70后”,何建军2003年才大学毕业,而这是因为他高中毕业后工作了三年,之后才重新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考上大学。


    大学毕业后,他应聘到一家塑料制品厂做总经理助理。而在那里,他打了一次一举成名的漂亮仗—— —签下一个几乎已经没戏的大单。那个客户是广东的一个饲料厂家,在何建军所在的湖南省有6个分公司,他去跟客户谈的时候发现他们已经跟浙江的一个塑料厂谈好了。


    何建军认为:“这显然是不合理的,首先我考察过了,在质量上,我们没有比他们差。其次,我们有地理位置优势,价格比他们便宜,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何建军虽然觉得自己的公司输得很没理,但也无计可施,然而就在这时,他得到一个消息,那个饲料厂的大老板要到湖南来开政协会议。“一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机会来了。我一定要把自己的公司呈现出来,如果这样的话还输了,我无话可说。”


    从网上找来相关资料,何建军在开会当天一早就到政府门口等,好心的保安还让他先在凉快的地方休息,人到了会叫他。一直等到下午4点钟,他要见的人终于出现了。那时的激动,何建军现在还记得非常清楚,大老板非常和蔼可亲,耐心听他讲完了3分钟,然后告诉他第二天去分公司找他。


    何建军的执着得到了回报,生意顺利谈成了,签了一年的协议,供应量达到八九百万个塑料袋。“那个老板是我到现在都非常感谢的人,后来也正是通过他的点拨,才促使我决心到南方来闯一闯。”

敢舍:在麦当劳工作,三个月后毅然离开


    在塑料公司干了一年之后,何建军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愿望:到南方去。至于去干什么,去能得到什么,他不知道。只因为一个朋友在中山,于是他到了中山。在刚来的几个月,他四处找工作,但是人才市场提供的岗位多是工厂的技术工,跟他的要求相去甚远。而在又一次的沿街寻找机会中,他看到了麦当劳在招见习经理。


    “毕竟是大公司,对我还是有吸引力的,便走了进去。”麦当劳严格的招人流程给何建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试笔试加见习前前后后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成为正式员工,而又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又升至第二副经理。在整个过程中,他曾在冰冻库里搬货达2个小时,也曾每晚只睡3个小时,他擦洗的厕所还干净到可以喝里面的水。麦当劳严格的、数字化的管理概念对他进行了头脑大风暴,他觉得那时的他就是一块海绵,使劲补充这种管理方式的营养。


    但是,三个月之后,已经升至营运经理的何建军选择了离开。这个对于他的同事来讲,是不可理解的,因为他的升职非常快,前途是看得见的。“我选择离开是因为麦当劳需要的是机器,不是人,基本不需要创造性。唯一可以发挥创造性的就是员工的生日晚会和激发员工的收银积极性。”


    这三个月的经历对于何建军来讲是非常宝贵的经验,教会了他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教会了他如何科学有效率地带领团队,也教会了他如何和员工相处。

敢拼:管健身房,月薪过万


    走出了麦当劳,何建军走进了广州的一个健身俱乐部,他的身份是业务员。作为健身房的业务员,业务当然是推销会员卡。半个月下来,他的成绩比别人半年的还好。一步步上调,三个月之后,他升至公司副总。“我这个人,每次搬家没有别的行李,就是书多。从书上我偷来李嘉诚的一句话:当你没有经验的时候就是时间多,别人工作8小时,你可以工作10小时。”在那里,何建军除了过年休息2天外,没有放过假,他觉得自己比别人起步晚,已经耽误了三年,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跟年轻人耗,不拼不行。


    拼到公司副总的职位时,何建军的月薪已经有1万多元,在广州也可以算是非常风光的小白领了。而在里面做了不足一年的时间,中山的一个朋友邀请他过来跟他们家族一起做生意,代理一种猕猴桃汁。“做管理策划是我的长项,能够发挥我的全部能动性,所以我便在他们的邀请下再次回到了中山。”


    虽然跟朋友的亲戚合作时间不是太长,但是他们却给他带来一个重大机遇,就是现在的天一坊。“可能是因为经营问题吧,或者他们无意在这方面继续下功夫,反正他们希望转让,我挺看好这行,就接手了。”


敢为:给自己打工,靠经验制胜


    接手培训中心的时候是2006年年底,那也是何建军真正给自己打工的时间。“当时接手的时候,培训中心只有一名老师,老板对老师的要求是所有收入能够自己负担房租等开支,不需要向他交钱。当时,里面还售卖乐器。”


    接手后,何建军即开始按照自己的规划全面改进。首先就是招老师,对于老师,他的要求是100个学生里只允许流失3个。


    另外,除了教学以外,老师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第一次见面有个好印象才能成为朋友,而只有做了朋友之后才能有信任可言。


    现在,培训中心有5位老师,比较棘手的问题是扩大老师规模和老师流动问题。“这种关系,就像一个玻璃球,很华丽,但是很脆弱,一碰就碎了。我就是来努力寻找这种平衡点。我是不吝对老师好的,甚至可以给他们股份,但是他们要稳定,也要带来好的教学质量,也是一种老板同员工间的博弈吧。”


    何建军接手之后,还有一个大的动作就是把教学内容完全固定在古筝上,并且不再卖乐器。


    直到最近,他觉得实力差不多了,才重新申请到一个执照,开始卖乐器,但也只卖古筝,而且卖古筝的目的还是给学生提供能保证质量的器材。


    第一个月就开始盈利,第一年就回本,何建军前面几年的努力和经验不是白白积累的,在他自己的地盘,他所积蓄的力量终于完全发挥了。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