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人筝曲”两岸论坛之圆桌论坛及专题讲座

  11月24日上午,“筝人筝曲”近代筝乐创作两岸学术论坛迎来了“青年筝家圆桌论坛”和专题讲座。

 

\

 

  青年筝家圆桌论坛是由来自两岸的十位筝家共同参与完成,包括台南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助理教授黄俊锡;中国文化大学中过音乐学系助理教授陈伊瑜;中国文化大学中国音乐学系讲师黄文玲;台南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讲师彭景;中国文化大学音乐学系讲师郑瑞仁;正果文化大学音乐学系讲师许嫚烜;台湾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讲师叶娟礽,以及武汉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刘文佳;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李良子;四川音乐学院的周桃桃。

 

  首先由主持人黄俊锡老师做了精彩的开场白,为大家介绍了这次会议的议题,并且对台湾筝曲创作的四个历程做了简短而精炼的陈述。在这次圆桌论坛中,针对古筝乐器之特色与局限、演奏技法之传统与创新、筝人筝曲之传承与发扬三个论题。来自两岸的筝家各抒己见,相互沟通与了解。讨论的话题涵盖了各自所在院校的课程设置;作曲家与演奏家之间的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对于筝乐演奏者,除了演奏好别人的作品之外,对于自身创作有何重要意义,对整个古筝事业、这个大环境有何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筝乐中多元化所呈现的意义;如何更好的对传统进行继承和创新;古筝跟其他乐器及其他领域的跨界合作的重要意义等等。
 
   

  此次圆桌论坛的时间短暂,但包含的是无限思想火花的碰撞。笔者相信,通过这次两岸筝家的面对面沟通交流,对于推动两岸古筝事业共同繁荣,促进筝乐创作的趋势,提高筝人创作筝曲的热情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专题演讲中,由台南艺术大学的郑德渊教授主持,主讲人分别是来自上海大和堂乐器文化工作室设计总监沈正国先生和来自台湾中国国乐器有限公司负责人魏道谋先生。

 

    \    

 

  沈正国先生就《中国古筝制造业的技术和下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阐述。沈先生表示:中国大陆自1963年诞生了古筝制作的第一个部分标准。50年来,中国古筝的制作技艺还不发展,在“筝人、筝曲、筝器”古筝核心架构中,“筝器”明显处于滞后状态。他就古筝弧高与移柱转调、筝码高度变化与演奏力度提升、面板出礼技术理念偏差到音质的衰减等诸多问题上,为大家讲述了“筝器”的发展现状和需要急切需要改正调整的问题。
 

  紧接着魏道谋先生就《秦、唐两代筝乐乐器之改良与发展》进行阐述。魏先生指出,筝乐需要改良与发展之动机。秦、唐代至今两千余年,在二十一世纪科学进步的今天,专业制作古筝者急需迎头赶上,做出配合弹奏者需要的好古筝。魏先生像大家介绍了秦代古筝改良——全音阶古筝;唐代轧筝改良——全音阶轧筝;最新改良之鱼型筝,并且一一做了示范与演奏,并对使用钢弦筝和倍低音筝的重要性和古筝音色、音量之研究做了陈述。最后,与观众一起观看了最新筝种演奏——古筝交响乐团的视频。

 

  最后,郑德渊先生做了总结性发言,上午的会议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相关阅读

 

  【新闻】“筝人筝曲”两岸学术论坛之现代筝乐工作坊

 

  【新闻】“筝人筝曲”筝乐创作两岸学术论坛之筝乐雅集

 

  【新闻】“筝人筝曲”近代筝乐创作两岸学术论坛举行

 

  【新闻】筝人筝曲:近代筝乐创作两岸学术论坛将开启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