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筝论道第82期导读

谈筝论道第82期导读


王英睿


        张鹤鸣(1881-1959),字九皋,山东济宁鱼台人,是继曹正先生之后,最早受邀进入高等学府传授说唱艺术与筝乐技艺的老前辈。然而,目前关于张鹤鸣先生的文献资料十分匮乏。只有姜宝海《筝学散论》在归纳历史上山东鱼台地区筝乐传承支系中提到了先生:胡金山下传筝艺于张鹤鸣(又传艺于张景霞)、李荫兰。此外,就是我们这期推出的这篇文章《山东琴书演唱家张鹤鸣先生》。


张鹤鸣先生


        此文系张鹤鸣自叙,曹正在采访笔录的基础上陆续整理而成,时间跨度有十余年之久(1950年到1961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曹正先生将此文重新修订发表,原载于《乐府新声》(1987年4月版)。


《乐府新声》封面


        张鹤鸣九岁丧父,在兄长的监护下师从胡金山读私塾,十五岁开始跟随胡老师学习掐筝,后来,还曾经得以与郓城精于秦筝的王立容相处一段时间,交流技艺。先生所用的筝是十五弦,长1.25米,宽25厘米,共鸣箱内备有弹簧、丝弦,尾部设绞弦木轴,采用民间“七老八少”的安弦法。弦间距离窄,张力松缓。筝柱皆高二寸,用一条弦线贯穿收纳。定调以山东琴书唱腔为准,按民间五声音阶正调设定低、中、高三组音:  



        传统十五弦筝的演奏方法与今大不相同:要求竖腕垂掌,将小指置于琴梁与弦孔间“扎桩”,右手大、食两指掐弦,当地谓之“大小相合,熟能生巧”,是沿袭了汉魏时期“大兴小附,重发轻随”的传统运指方法。


        那个时候弹筝的很少,全凭自己苦练加巧练。但凡有机会,就得想办法练习。张鹤鸣自从少年起,就充分利用农闲时节苦练琴技。据张老回忆:在一个麦秋时节,为了防火防盗,他和与哥哥每天看场值夜,曾经有十一昼夜,不辍筝声。这种定期按时操练,历经三年之久,从未懈怠,于是技艺逐渐娴熟,深得胡先生的赞誉。由此可见坚持定期持续练习的重要性,肌肉得以形成记忆,方才出得效果。


        张鹤鸣先生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于山东琴书的演唱事业,他在琴书界颇有声望,深受尊崇。大约十九岁时,张鹤鸣立志从事琴书艺术,离家远游寻师访友,拜赵立德弟子李荫兰为师兄,历经三年时间,学得《天下同》《凤翔歌》《叠断桥)《汉口垛》…等曲,并随师以艺会友,到处演唱,曾广游江、淮地区,足迹遍皖、苏各重镇。先生积极改进琴书唱腔,他是第一位主张改山东方言韵白为京口白、并形成自已接腔送韵的独特风格的人;谈及琴书曲调来源和曲牌标题,先生如数家珍;对于民歌和牌曲的关系,以及琴书唱腔的发展过程等,均能讲出一番道理。比如,《小金钱》又名《铺地锦》;河南曲子称《凤翔歌》为《凤阳调》(简称《阳调》),在用场上和山东琴书是有共同处等等。这些“只言片语”,为我们研究民歌和曲艺说唱音乐的关系,提供了很重要的线索和启发。先生治学既勤奋刻苦又严肃认真,一有时间便手不释卷,博览群书,无论演唱任何书段都能做到有根有据,然后在唱腔形式上根据故事情节、音乐艺术的需要给以相应适当的刻画和渲染。


        先生当时是边学弹筝边学唱山东琴书,以唱工为主,“弹唱不分家”,筝是作为伴奏乐器而使用的。当代筝乐独奏艺术最初是经历了从声乐曲向器乐曲转化的一个渐变过程,跨越这一步实为不易,而先生正是在此探索过程中的先行者,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长期的摸索、演练,张鹤鸣将《天下同》(开书、开篇的前奏曲)、《凤翔歌》(说唱时的开板曲)、《叠断桥》《小金钱》等曲牌改编为可以独奏的曲目。他传谱的《天下同》《凤翔歌》等,经曹正记谱整理后,早已在国内外出版发行。


《天下同》乐谱


        1950年秋,曹正先生在哈尔滨寻访到了张鹤鸣先生。两人艺德相投,多次交谈,结下了莫逆之交。1951年,在东北鲁迅音乐部部长安波,副部长劫夫大力支持下,经曹正先生荐引,已是古稀之年的张鹤鸣被聘请到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乐部从事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工作,教授山东琴书和筝。1953年,张鹤鸣先生荣获了东北行政委员会文化局颁发的艺术教学奖状。1954年,他还享受了公费医疗等国家工作人员的退休待遇。先生对此感恩不已:尽管已经年迈,体弱多病,仍要拼尽全力为国家教出一些学生来。在短短几年的教学生涯中,先生循循善诱,侮人不倦,为祖国民族艺术的传承鞠躬尽瘁。

 

 

点击查看相关视频:


张鹤鸣孙女张景霞(83岁)演奏张鹤鸣传谱《天下同》



点击查看原文:


谈筝论道第82期——山东琴书演唱家张鹤鸣先生


\

 

 

 

 


评论0条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