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这,就是我们的旋律’音乐之旅”展演活动总章程

“‘这,就是我们的旋律’音乐之旅”展演
活动简介

▼▼

一、 活动宗旨


为普及美育素质教育、提高新一代青少年的艺术文化品位、提升青少年音乐素养,展示青少年精神风貌,储备一批青少年艺术人才资源,搭建美育人才网络,根据《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特向全国推出“‘这,就是我们的旋律’音乐之旅”展演活动。

“‘这,就是我们的旋律’音乐之旅”展演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主办,专业学术机构参与,权威评委出席,正规运营团队执行的展演活动。该系列展演活动详情如下:


二、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

承办单位:北京阿了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三、 专家委员会


民族乐器评委主任:杨守成

民族乐器评委副主任:杨靖


西洋乐器评委主任:梁大南 

西洋乐器评委副主任:李岚松


声乐表演评委主任:赵登营


专家委员会成员(排名不分先后):


1. 民族乐器


  • 民族管乐组:

    杨守成(中央音乐学院笙教授,博士生导师)

    戴亚(中央音乐学院笛教授,博士生导师)

    詹永明(上海音乐学院笛教授,博士生导师)

    石海彬(中央音乐学院唢呐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雯雯(上海音乐学院唢呐教师)

    张云山(武汉音乐学院唢呐讲师)

    沈建晖(沈阳音乐学院唢呐教师)

    吴樟华(国家一级竹笛演奏员)

    胡玉林(青年笛子演奏家)

    吴学伟(国家一级笙演奏员)

    唐大志(中央民族乐团笙演奏员)


  • 弹拨组:

    郝贻凡(中央音乐学院琵琶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杨靖(中国音乐学院琵琶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李景侠(上海音乐学院琵琶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静(西安音乐学院琵琶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王蔚(上海音乐学院古筝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展(浙江音乐学院古筝教授,研究生导师)
    苏畅(中央音乐学院古筝副教授)

    杨琳(中国音乐学院古筝副教授)
    曲明明(西安音乐学院古筝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徐阳(中央音乐学院阮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音璇(中央音乐学院扬琴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牛矾琼(上海音乐学院扬琴副教授)

    解骏(武汉音乐学院扬琴教授,研究生导师)
    李凤云(天津音乐学院古琴教授,研究生导师)

    李村(西安音乐学院古琴教授,研究生导师)
    赵烨(南京师范大学古琴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高伟(西安音乐学院三弦副教授)

    王玉(中央音乐学院三弦教师)

    吴琳(中央音乐学院箜篌专业教师,研究生导师)

    齐洁(中央音乐学院琵琶教师)

    邸琳(中央音乐学院阮教师)

    金格格(武汉音乐学院琵琶专业教师)

    邓雅婷(星海音乐学院阮、柳琴教师)

    刘娇(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箜篌外聘教师)

    王雪(浙江音乐学院箜篌外聘教师)


  • 拉弦组:

    赵寒阳(中央音乐学院二胡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薛克(中央音乐学院二胡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尊连(中国音乐学院二胡教授,博士生导师)

    霍永刚(上海音乐学院胡琴教授,研究生导师)

    于川(首都师范大学二胡教师)

    周凌燕(北京戏曲艺术学院讲师)


2. 西洋乐器


  • 键盘组:

    谭小棠(中央音乐学院钢琴教授)

    林志杰(海南大学钢琴教师)


  • 弦乐组:

    梁大南(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博士生导师)

    宋艺(中央音乐学院低音提琴教授,博士生导师)

    曹海(中央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研究生导师)
    侯东蕾(星海音乐学院中提琴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吕冬(天津音乐学院中提琴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胡广权(吉林艺术学院大提琴教授,研究生导师)
    鲁鑫(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陈曦(著名小提琴演奏家)

    盛贝贝(浙江音乐学院小提琴教师)

    林晓明(海南大学小提琴讲师)
    姜提(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小提琴讲师)

    韩继光(沈阳音乐学院中提琴教师)

    郭晓燕(海南爱乐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


  • 木管组:

    韩国良(中央音乐学院长笛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岚松(中央音乐学院巴松教授,博士生导师)

    袁源(中央音乐学院单簧管教授,博士生导师)
    魏卫东(中央音乐学院双簧管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杨桐(中央音乐学院萨克斯管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何靖(浙江音乐学院长笛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张宽(西安音乐学院长笛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高佳思(星海音乐学院巴松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刘喆(天津音乐学院巴松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朱迪(星海音乐学院双簧管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陈黛梦(哈尔滨音乐学院长笛教师)

    彭井(星海音乐学院单簧管教师)

    王召远(浙江音乐学院单簧管教师)

    穆歌(四川音乐学院双簧管教师)


  • 铜管组:

    陈光(中央音乐学院小号教授)

    满燚(中央音乐学院圆号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宋飞(武汉音乐学院圆号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何辉(四川音乐学院圆号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朱玮(上海音乐学院长号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孙帅(中央音乐学院大号教师)

    常成(解放军政治工作部歌剧团小号首席)


  • 古典吉他:

    郦嘉炯(中央音乐学院古典吉他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3. 声乐表演


  • 美声组:

    赵登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媛媛(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东方(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张学樑(华南师范大学美声教授,研究生导师)

    李欣谕(武汉音乐学院美声教师,研究生导师)


  • 民歌组:

    赵振岭(天津音乐学院民族声乐教授,研究生导师)


  • 通俗组:

    王滔(浙江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副主任)

    滕梦天(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演唱教师)

    李韵(星海音乐学院流行声乐、音乐剧表演教师)

    张萌(浙江音乐学院流行声乐教师)


 4. 打击乐


  • 王建华(中央音乐学院民族打击乐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吕青山(沈阳音乐学院打击乐教授,研究生导师)

    少伦(国家一级打击乐演奏员)

    刘刚(中央音乐学院西洋打击乐副教授)

    马瑞(中国戏曲学院民族打击乐副教授)

    尹飞(中央音乐学院民族打击乐讲师)


 5. 小型乐器组合


  • 婧婧(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罗麦朔(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

    李博禅(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教师)  

四、 活动形式及程序


  • 种类:民族乐器、西洋乐器、声乐表演

  • 程序:分初评、复评、展演活动三个阶段进行。初评阶段由参展选手填写报名信息并缴纳报名费用后线上上传视频。

 “‘这,就是我们的旋律’音乐之旅”

展演章程

▼▼

一、 展演组别


1. 组别


  • 青年A组(18-35岁,1986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

  • 青年B组(18-35岁,1986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

  • 青年C组(18-35岁,1986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

  • 少年A组(含17岁,2004年1月1日以后出生)

  • 少年B组(含17岁,2004年1月1日以后出生)

  • 组合组别(无年龄限制)


2. 组别说明


  • 青年A组:18-35岁(18-35岁,1986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

    指国内十一所专业音乐学院在读学生或取得国内十一所专业音乐学院学历的从业人员;


  • 青年B组:18-35岁(1986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

    指国内除十一所专业音乐学院外综合类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系在读学生或取得综合类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系学历的从业人员;


  • 青年C组:18-35岁(1986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

    社会音乐爱好者及业余学习者;


  • 少年A组:17岁以下(含17岁,2004年1月1日以后出生)

    指国内十一所专业音乐学院附属中学、附小的在读学生;(根据年龄进行评选)


  • 少年B组:17岁以下(含17岁,2004年1月1日以后出生)

    指国内除十一所专业音乐学院附中、附小学生外,各职业院校及综合类院校附属中小学学生;社会爱好者及业余学习者;(根据年龄、学校类别进行评选)


  • 组合组别:无年龄限制,指各类室内乐、重奏、合奏及其他特殊组合。

二、 展演乐器专业


1. 民族乐器组:


  • 管乐:竹笛、唢呐、笙

  • 弹拨:琵琶、箜篌、古筝、阮、古琴、柳琴、扬琴、三弦

  • 拉弦:二胡、板胡、高胡、京胡


2. 西洋乐器组:


  • 键盘乐器:钢琴、手风琴

  • 弦乐: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 木管: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巴松、萨克斯

  • 铜管:小号、圆号、长号、大号

  • 其他学科:古典吉他


3. 声乐组:


  • 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


4. 打击乐组:


  • 排鼓、大鼓、小军鼓、架子鼓、马林巴、中国打击乐组合、西洋打击乐组合、世界民族打击乐(非洲鼓、康佳鼓、手碟等世界民族打击乐器)


5. 小型乐器组合组:


  • 西洋乐器组合、民族乐器组合、其他乐器组合

三、 参演曲目说明


1. 初评要求


  • 初评要求:所有专业所有组别,线上提交视频,自选作品一首,曲目不限时长,视频文件大小需控制在20M以内;(格式MP4、MOV均可)


2.复评要求


民族乐器组

  • 民族器乐青年A组、少年A组复评曲目要求:

  • 自选两首,演奏时长10分钟以内,乐曲可自行删减(与初评曲目不可重复)。

  • 民族器乐青年B组、青年C组、少年B组复评曲目要求:

  • 自选一首(与初评曲目不可重复)。


西洋弦乐组

  • 西洋弦乐青年A组、少年A组复评曲目要求:

  •  自选一首(与初评曲目不可重复),要求协奏曲(第一或第三乐章)或其他技巧型乐曲;

  •  需有伴奏。

  • 青年B组、青年C组、少年B组复评曲目要求:

  • 自选一首(与初评曲目不可重复)。


西洋管乐组(包含木管、铜管)

  • 西洋管乐青年A组、少年A组复评曲目要求:

  • 自选一首(与初评曲目不可重复),演奏时长10分钟以内,要有快、慢段落;

  • 需有伴奏。

  • 青年B组、青年C组、少年B组复评曲目要求:

  • 自选一首(与初评曲目不可重复)。


打击乐组

  • 青年A组、青年B组、青年C组、少年A组、少年B组

  • 所有组别自选一首,演奏时长10分钟以内


键盘组

  • 青年A组、青年B组、青年C组、少年A组、少年B组

  • 所有组别自选一首,演奏时长10分钟以内


声乐组

  • 美声青年A组中国作品一首,外国作品一首

  • 青年B组、青年C组、少年A组、少年B组(自选曲目一首)


  • 民歌所有组别均为自选曲目一首

  • 通俗所有组别均为自选曲目一首


组合组

  • 人数为2-30人,曲目时间为5-10分钟;

  • 自选一首(与初评曲目不可重复)。 

  • 初评、复评及总展演组合名称必须一致,人员变动不超过三分之一。


3. 展演自选一首作品(可与初评、复评曲目重复)

四、 展演安排和展演费用


1. 展演形式

  • 线上初评

  • 线下复评(中国海南)

  • 线下展演(中国海南)


2. 时间安排

  • 初评报名时间:2021年11月1日 - 12月10日

  • 公布入围名单:2021年12月11日-12月15日

  • 复评报名时间:2021年12月15日 - 12月20日

  • 签到:2022年1月14日

  • 线下复评时间:2022年1月15日 -1月16日

  • 线下展演时间:2022年1月17日


3. 报名流程

1)通过关注公众微信号【这 就是我们的旋律】进入报名通道:

2) 报名后添加客服;

3) 客服确认参演者报名信息、指导参演者支付报名费、指导参演者上传作品、发布后续初评、复评及总展演流程等。


初选上传曲目录制要求:

  • 作品视频须满足一镜到底的要求,不得剪辑、配音,一经发现取消参演资格;

  • 作品视频须清晰,不得遮挡,保证连贯清楚;

  • 作品视频须近6个月以内录制的曲目;

  • 作品时长不限,文件大小20M以内;

  • 作品录制格式采用mp4或mov制式,清晰度不低于720P;

  • 作品须在2021年12月10日17:00前提交给组委会


4. 截止初评报名时间日期(12月10日)如未提交视频,视为自动弃权本次活动;截止复评报名时间日期(12月20日),如未缴费视为自动放弃入围资格。

五、 评选机制与证书设置


1. 初选阶段

上传视频至本展演活动组,通过“初选评委专家组”的选拔,获得复选资格;

凡报名参加的选手均可获得由活动项目组颁发的评委专业点评书及“参演证书”以兹奖励;


2. 复选阶段

所有进入复评的选手均可获得由活动项目组颁发的“复评入围证书”以兹奖励;

通过“复评评委专家组”的遴选,在复评阶段中表现优异的选手有机会获得由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颁发的“优秀选手证书“表现突出的选手有机会获得由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颁发的“最佳表演证书”



3. 展演阶段

入围复评的参演者通过“复评评委专家组”的选拔获得最终展演资格

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将对荣获“最佳表演”的参演者的指导老师以及有多名学生晋级总展演的指导老师颁发优秀指导荣誉证书”

六、 展演赋能


1. 颁发证书,助力音乐生涯;
2. 百余名国内知名艺术家评审团专业点评,提升音乐素养,打造极具专业性的展演舞台;
3. 参演者有机会参加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青年艺术人才国际培养与交流计划”,参与全球艺术实践中心的全球顶尖艺术合作高校的学术交流和国际展览演出活动,与包含意大利、英国、美国、加拿大、西班牙、奥地利、德国、俄罗斯、日本、泰国的艺术大师交流合作,提升个人国际理解力、外语交流能力、艺术专业水准,拓展朋友圈;
4. 参演者有机会获得海内外名师推荐函;
5.参演者可优先纳入承办方搭建的教师团队参与地方美育工作,合作单位为各地方中小学单位,推荐进校授课;

6.展演现场节目录制,留下属于你的精彩瞬间(进入展演的参演者均可获得演出录制视频),参演者有机会获得地方电视台的个人采访机会。

七、 活动补充说明与其他注意事项

1.活动补充说明

1)线上初评、线下复评以及最终展演如无特殊要求都可选择独奏或伴奏,如选择伴奏,初评伴奏形式不限(除大乐团伴奏形式外);线下复评与最终展演为现场伴奏,伴奏需自行准备,人数不超过3人。

2)进入复评的选手由评委遴选优秀参演选手进入最终展演。

3)初评为线上评选,复评与最终展演都为线下评选,评选地点为海南。

4)此活动证书由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颁发。

5)复评与展演期间项目组会统一安排食宿(住宿为星级酒店,住宿标准为双人间)。

6)如有疑问请拨打活动项目组客服电话010-53353448。


2.其他注意事项

1)关于报名材料的报送,每位参演者,只允许报名参加一个组别(可同时参加组合组)。本次展演活动报名及初评参选过程均电子化,报名者应确认报名信息、展演资料准确无误,在报名期限内完成报名,如因报名资料或展演视频有误、报名逾期而造成损失,由选手本人自行负责;
2)参与展演的选手往返海南海花岛的交通费由本人自行承担;
3)展演过程中选手须遵循承办方的安排,按序参选。复选、终选展演预备阶段设置点名环节,凡因选手自身原因三次点名未到情况视为自动放弃,工作人员不再叫号,复选费用不予退还;
4)参展选手、家长及陪同人员应当配合承办方的工作,遵守展演规则、共同维护现场秩序;服从承办方的工作调度,不得干扰、影响展演现场工作,承办方有权对破坏现场秩序、影响展演现场工作的人员提出警告,维护秩序。情节严重者,可取消破坏秩序人员或破坏秩序人员相关人员的展演资格;
5)如发生本章程中没有规定的问题,最终解决将以主办方意见为准。若有任何争议,中文版章程将作为解决依据,承办方对本章程享有最终解释权;
6)参演选手线上报名成功后,即视为同意本章程中所有内容并承诺遵行,否则视为放弃比赛,承办方将不承担该参演选手的任何费用;展演期间如发现参演选手违反本章程相关规定的,将被取消参演资格,参演证书将被收回,所有费用由该违规参演选手自行承担;

7)如受疫情影响至展演活动时间和形式变更,承办方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与地区防疫政策调整展演安排。



“‘这,就是我们的旋律’音乐之旅”展演活动

2021年11月




(新闻来源:这 就是我们的旋律  微信公众号)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