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冉古筝专场音乐会(沈阳站)即将精彩上演


演出时间

2024年7月30日 19:00


演出地点

辽宁大剧院小剧场


票价

100/180/280/380/480/580


指导单位

天津市器乐协会


主办单位

北京天意逐梦文化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沈阳市星韵艺术培训学校


票务咨询


主演介绍



范冉


中国十大古筝演奏家,天津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连续两届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得主,中国音乐最高奖文华奖得主,天津市器乐协会会长,中国文化促进会器乐协会副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天津音乐家协会古筝专委会副主任。


天津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及“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项目人选。出版发行多部CD专辑和教学DVD;在各音乐类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和媒体书刊中均有专访。在国内外各大城市音乐厅、大剧院举办独奏音乐会、师生音乐会及讲学。


受邀代表政府和学院赴美国、欧洲、亚洲等多国家和地变举办重要演出。常年担任中央音乐学院师资培训教师,考级及全国各大古筝赛事家评委。


演出嘉宾



特邀琵琶演奏家


田甜


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23级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人选。沈阳音乐学院中青年音乐表演拔尖人才。沈阳音乐学院“五育人”先进称号获得者。2005年获“中国文华艺术政府奖——第二届全国民族乐器演奏比赛”获琵琶青年专业组银奖;2007年起连续三届获得辽宁省民族器乐比赛“金奖”;2009年赴国家大剧院参加“春华秋实”大型民族管弦音乐会出演琵琶二胡双重奏《天缘》;曾多次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先后出访欧美多国交流演出;参与出演国内外上百场大型演出活动。



特邀钢琴演奏家


汪茜


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


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艺术指导教研室主任


辽宁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工作以来,参加各种大型演出活动多达百余场,多次为参加金钟奖、文华奖等重大民族器乐比赛选手伴奏,多人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应邀赴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参加演出。2009年获中国声乐孔雀杯首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比赛 “艺术指导奖”;2011年获第三届辽宁省民族器乐(专业组)比赛 艺术指导“金奖”;2013年获辽宁省第四届民族器乐(专业组)比赛暨首届东北三省民族器乐邀请赛 艺术指导“金奖”;2014年获“敦煌杯”第二届全国琵琶大赛 “优秀指导教师奖”。2017年成功举办“键弹品味”琵琶协奏曲首场钢琴艺术指导专场音乐会。2022年参与“学习强国”平台多首音乐作品录制。2022年起首次开设面向中国乐器演奏专业的“民族器乐艺术指导实训课”。



特邀打击乐演奏家


张优涵


沈阳音乐学院打击乐教师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打击乐教师


武汉爱乐乐团客座定音鼓演奏员,哈尔滨交响乐团客座首席打击乐。中国民管学会打击乐理事、辽宁省打击乐学会秘书,黑龙江省打击乐学会理事。曾荣获文化部文华小型民族器乐演奏奖(最高奖),连续四届获得辽宁省音乐家协会民族器乐比赛第一名。参与录制贾达群打击乐作品专辑《响趣》全球发行。曾参演建国 70 周年国庆阅兵“千人交响乐团”、并多次在大型音乐会担任独奏、重奏等演出任务。


音乐会节目单


一、《茉莉芬芳》


此曲由何占豪根据传统曲目江苏民歌《茉莉花》为素材改编创作而成的古筝曲。旋律委婉优美、波动流畅,感情细腻温柔,将茉莉花开时各种娇美的姿态和沁人心脾的芬芳美丽如一幅画卷徐徐展开。


二、《彝族舞曲》


此曲是王惠然1965年创作的琵琶独奏曲,取材于云南彝族《海菜腔》、《烟盒舞》。以抒情优美的旋律,粗犷强烈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深受众多音乐家喜爱,被改编成古筝、三弦、扬琴、阮独奏曲及管弦乐曲。


三、《闹元宵》


此曲由曹东扶先生创作于1956年。该曲融汇了河南的豫剧、越调、曲剧等地方戏曲素材,并使用单指弹弦来模拟打锣声,以粗犷、奔放的旋律模仿唢呐吹奏,将元宵节的喧闹、喜庆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浏阳河》


乐曲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创作的歌曲(唐璧光原曲),旋律流畅、优美动听。70年代,著名古筝演奏家张燕将其改编为古筝独奏曲。筝曲采用了变奏的形式,并运用了一些难度较大的技法,深情的表达了人民对家乡和生活的热爱。


五、《晨兴》


作曲家陈哲汲取了京韵大鼓的经典之作——《丑末寅初》的素材进行创作,充满纯粹、地道的老北京味道,同时以“散-慢-中-快-急”这种由静至动的速度推进构架全曲,表现了老北京胡同儿的街坊邻里们或悠闲自得或忙碌紧凑的晨间生活。


六、《渔舟唱晚》


此曲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筝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


七、《西部主题畅想曲》


此曲由作曲家黄枕宇、古筝演奏家周望于2005年创作。音乐素材取自于中国西部地区的新疆维吾尔族音乐。作者希望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给予乐曲节奏、速度和力度变化上更大的张力。作品主题鲜明,西域风格浓郁,极具舞蹈性,形象地描述了西部少数民族的奔放豪迈,活泼热情。


八、《雪山春晓》


此曲由范上娥、格桑达吉创作于1981年的一首古筝独奏曲。此曲描绘了西藏高原美丽的春天景色,表达了西藏人民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九、《春江花月夜》


此曲是汉族古典民乐的代表。原名《夕阳箫鼓》,写的是寻阳(九江)江上月夜,歌颂祖国山河之壮美,表现人民热爱祖国之情。意境深远,乐音悠长。


十、《云裳诉》


此曲是在筝曲《乡韵》的主题音调基础上,扩展而成的一首筝乐作品。音乐运用了陕西地方戏曲音乐的特性音调,迂回百转,细腻绵长。整首乐曲时而清幽哀怨,如轻泣低诉;时而急速有力,似张扬呼喊……道是“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琴音袅袅间,作曲家已然将心底一腔情思尽数赋予筝乐之中,淋漓酣畅,令人回味。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