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筝坛”古筝艺术节·武汉站第二日大咖云集,精彩继续!


5月22日,“百家筝坛”古筝艺术节·武汉站的第二天,古筝老师们带着满腔的热忱和期待开启了新一天的学习之旅。


01

 

上午的课程由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王小平带来《1+1古筝教学法》的课程。王老师以托的夹弹法为例,跟大家分享何为“技法模块化教学”,老师们跟着王小平老师在课堂上边说、边做、边落实,切实地感受到1+1教学法的科学性。什么是好教学?王老师说“好的教学不是老师的纠错能力强,而是学生的错误从未发生”。



“1+1”技法模块化教学,就是降低老师们技法教学的难度,让老师们在教学时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学生一说就懂,一学就会。“乐曲情境维度化教学”按照“音符—点、乐句—线、乐段—面、乐曲—体”的对应关系将技术与音乐情感相融合,找到符合音乐情境的弹奏表达。

 


王小平老师介绍完“1+1教学法”之后,一加一古筝教学法研发总监杜娟老师,分别以技法“托指法”为例、以乐曲“挤牛奶”为例,给大家讲解“1+1教学法”在技法教学与乐曲教学上的实际运用。现场老师们整齐划一地演奏跟练动作,就是1+1古筝教学法科学性最好的证明。



上午的下半程课程由琴筝制作导师,琼花民族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苗红给大家分享《古筝的制作工艺及古筝销售的切入点》,学习古筝制作工艺,有助于老师进行古筝的挑选和保养。老师们可以根据制作工艺的优劣来判断古筝的品质,从而帮学生挑选品质可靠的古筝产品。除此之外,古筝老师们日常还能教学生们一些古筝保养的知识,这样可以大大延长古筝的使用寿命。



02

 

下午的课程由青年古筝演奏家赵墨佳带来自己创作的古筝独奏曲《蕣》的教学,这是这首作品第一次在线下进行公开授课,对于现场听课的老师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和宝贵的体验。蕣在《辞海》里面的意思就是木槿花,木槿花花期虽然比较短暂,但盛开的时候却无比的美丽动人,仿佛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即使短暂,也要用力地盛开,用力地活在当下。



赵墨佳老师还给现场老师们逐句讲解,让每一位老师都能理解作品背后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更好地去演绎这首作品。



下午课程的下半段,由琴筝运营专家大平老师给大家带来暑期招生之“六一”,讲述培训机构招生的“底层逻辑”,如何保证校区的“续学率”、“转介绍率”,如何做好分步骤招生?这些满满的“方法论”,真的超级受用。除此之外,大平老师合伙人王素华老师还给现场的老师们带来了“六一”的招生方案,方案可直接搬运,助力老师们抢占“六一”市场,拿下暑期招生。


 

一整天的课程,内容充实而富有深度。每一位讲课的老师们用他们的专业与热情,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难忘的艺术盛宴。晚上的音乐会,更是将这一天的学习推向了高潮。


03



由琼花古筝冠名的“盛世琼花,筝行天下”古筝音乐会,在晚间缓缓拉开了帷幕。音乐会分“名师独奏”、“同台演奏”两个部分,古筝独奏分别是,丁雪儿老师演奏的《墨戏》,刘颖老师演奏的《晓雾》以及赵墨佳老师演奏的《蕣》。


 

丁雪儿老师的《墨戏》以其独特的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法,将古筝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首曲目可能融入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元素,通过古筝的音色和技巧,展现出墨色在宣纸上的流动与变化,使听众仿佛置身于一幅幅水墨画卷之中。



刘颖老师的《晓雾》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画面感的作品。王中山老师于2006年创作这首现代古筝独奏曲,作品以温婉而富有诗意的笔触,描写了京城晓雾的景色。刘颖老师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音乐修养,将这首曲目中的缥缈、空灵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仿佛置身于清晨的雾霭之中,感受到那份朦胧而神秘的美。



赵墨佳老师的原创筝曲《蕣》同样是一首值得称赞的优秀作品。这首曲目可能以蕣这种短暂而美丽的植物为灵感,通过古筝的演奏,诠释生命的短暂与美好。赵墨佳老师以其细腻而富有情感的演奏,将这首曲目中的情感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听众能够深刻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三位老师的演奏各有特色,无论是技巧的运用、情感的表达还是音乐的理解,都展现出了他们的高超水平和深厚底蕴。他们的演奏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更为古筝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音乐会的下半场,则是由百家筝坛的老师们与名师同台演绎。当《兰亭序》《象王行》《上春山》这三首流行曲目的动听旋律,在演出大厅中回响之时,仿佛引领我们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将听众带到一个充满艺术魅力的奇妙世界。这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情感的升华。



“百家筝坛”古筝艺术节·武汉站的第二天,在充实而愉快的氛围中结束。现场的古筝老师们无不满载而归,这次的学习和体验,让老师们收获了丰富的古筝知识,精进了古筝技艺,提升了教学方法,学会了招生运营,为老师们在古筝艺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打开了更多可能。


现场的老师们纷纷表示,将把这次学习的成果运用到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和艺术修养,为古筝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百家筝坛创办的初心,我们也将继续前行,走进更多的城市。


评论4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