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未来诗」——古筝 X AI视听音乐会即将启幕


当千年古筝的泛音,与AI的算法波频共振,一场关于“人机共生”的诗意实验,就此展开……


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数字缪斯——音乐科技融创节”展演作品之一——「未来诗」——古筝 X AI视听音乐会 在此次征集中获得评委老师们的高度评价。


“很喜欢这个表演。音乐松弛、舒适、又很灵动。介于很多流派之间。第三个作品的视觉非常大气。而且很多都很视觉艺术的概念。做到了很好的跨界。两位原创有很深的合作经验,非常互补。现场肯定会效果很好。”——杜韵(作曲家)


人机共创是值得探索的艺术创作新模式,作品无论音乐还是视觉都有较强的感染力。——潘燕(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



「未来诗」是艺术家组合“王萌+于淼”的AI共创项目,以音视觉表演形式为核心载体,通过人工智能生成音轨、视觉影像与现场演奏的深度交互,探索传统东方美学与数字技术的边界。



古筝×AI史诗级对撞!


音乐会分为三个非叙事篇章

从静谧的电子氛围到机械与人性的博弈

最终走向失控与重构


在这里,故障代码是新的乐谱

算法误差是即兴的伏笔

而人类与AI的“不完美协作”

恰是未来艺术最真实的注脚


三大篇章  带你听见未来的心跳


第一章:静默的生长

AI生成的环境音景与古筝泛音交织,
电子氛围如深海暗涌,

铺陈人机共生的冥想空间。


第二章:进化的悖论
在算法裂隙中的意外韵律,
人机磨合的粗粝美感。


第三章:失控与重构
19分钟系统崩溃现场——
钢铁音墙与琴弦震颤彼此渗透,

算法崩坏处生长出新的节拍秩序,

在混乱峰值,

人机博弈终成一首未完成的交响诗。


艺术家档案



 王萌+于淼


“王萌+于淼”由音视觉艺术家王萌与音乐家于淼联合创立。“王萌+于淼”是东方音乐创新领域勇于探索的实践者,他们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设桥梁,通过对古老原声乐器的独特演奏与电子乐的深度对话,探讨人性与数字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他们的创作不仅仅局限于音乐本身,更致力于打破传统的表演艺术形式,将音乐的创意和灵感延伸至新媒体艺术领域,实现艺术表达的多样化。



王萌


舞台视觉炼金术士


音视觉艺术家王萌以其独特的舞台多媒体创作闻名,曾与马俊丰、孟京辉、李宇春、李志、李泉、丁薇、谢天笑、Jony J、Nova Heart 等众多知名导演、艺人、乐队合作打造震撼的舞台视觉体验。他在视觉与科技的交汇处不断探索,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



于淼


古筝界「机械姬」


古筝演奏家于淼以突破传统技法、融合电子乐的方式重新定义古筝音色。她以独特的演奏风格和对声音细腻的把握,将东方古韵与数字时代的理性完美结合,成为当代古筝创新的代表。


4月4日、5日

未来诗——古筝 X AI 视听音乐会

即将启幕,敬请期待 



演出信息


日期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19:30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14:00


地点

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 B2音乐立方


时长

约60分钟(无中场休息)


票价

¥180


观演提示
▸ 演出含突发性电子音效与闪烁灯光

请酌情选择观演位置
▸ 演出后设有“人机共创”幕后对谈

(自由参与)


*本场音乐会谢绝1.2米以下儿童入场,已购门票概不退换。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