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古筝一代宗师曹东扶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会”开幕式

    10月25日至26日,由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纪念曹东扶先生诞辰110周年组委会主办,扬州筝乐联盟、洛阳市少儿古筝艺术团承办的“古筝一代宗师曹东扶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筝家、专家学者、古筝新秀等近120人参与了纪念活动。

 

    10月25日上午九点,“曹东扶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会”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上,国家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李小磊、中国社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康明、著名筝家周延甲、陈安华、何成育、周望、曹东扶夫人尹士瑞、长子曹永安、女儿曹桂芳、李汴、外孙女冯娟娟、冯彬彬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上,中国社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康明作了致辞,曹东扶长子、著名古筝演奏家曹永安、著名筝家、曹东扶学生娄方、洛阳市少儿古筝艺术团团长付艳、扬州筝乐联盟会长汪健群等作了发言。他们纷纷肯定了曹东扶先生作为古筝一代宗师、曹派古筝艺术的创始人对古筝发展事业所作出的极大贡献,并且表达了对曹先生崇高品德和顽强精神的由衷敬佩。尤其是著名筝家娄方先生,在谈到曹老师给自己耐心教课的同时还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感激、怀念之情油然而生,因此数度落泪,感动了在场每一个人。


    开幕式结束后,曹派筝艺交流活动随即展开。曹东扶先生的筝艺传人现场为大家进行了演奏。其中,曹东扶外孙女冯娟娟、冯彬彬、外孙冯新原表演了河南筝曲《高山流水》、《文姬归汉》,古筝演奏家曹永安演奏了曹东扶先生创作的《陈杏元和番》,曹永安、娄方、冯娟娟表演了《打雁》,付艳古筝演奏、娄方大鼓伴奏《闹元宵》。

 

    10月25日下午,组委会组织了“纪念曹东扶先生诞辰110周年”论文交流活动。交流会上,著名筝家陈安华教授首先作了发言。他为大家阅读了他纪念恩师的文章《难忘的1964年》,用朴实的文字、真挚的情感为观众展现了恩师曹东扶极高的艺术造诣和艺术追求。著名筝家、曹东扶弟子何成育请组委会委员李洪安老师代为阅读了纪念文章《忆恩师》,向人们展示了曹老师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精神,和甘于奉献、大公无私的品德。曹东扶之子曹永安列举了一个个实例生动地讲述了父亲在艺术创作时的精益求精和孜孜不倦的精神。曹东扶长女曹桂芳用“唱”、“弹”、“拉”、“抓”、“敲”五个字引出了父亲曹东扶在河南大调曲子、三弦、琵琶、软弓胡、古筝、扬琴等各方面的艺术造诣。并且,她还现场演唱了几段曹派大调曲子,为观众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南艺的阎爱华教授坦言,自己对古筝的热爱正是源于一个暑假里无意听到的曹东扶先生弹奏《闹元宵》的录音。并且她还表示,受到本次活动的启发,她决定把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地方筝曲引进南艺,让南艺的师生们学习到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著名古筝教育家、曹派筝艺第一代传人刘巧君女士向观众再现了曹东扶先生进中央音乐学院任教之前和山东筝家张为昭、客家筝家罗九香打擂的情景,并呼吁大家学习古筝艺术要充分重视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希望古筝艺术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繁荣发展。著名筝家娄方回顾了曹东扶先生一生的艺术成就,并回忆了受教于曹老师时,老师给自己不厌其烦地抠一首筝曲时的情景。同时,在最困难的时期,曹老师最牵挂的还是古筝艺术的弘扬和发展。最后,著名筝家周延甲先生作了发言。他结合曹东扶大师的艺术成就,提倡普及创新思想,发扬、学习老一辈筝家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