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人所弹古筝不古 “古”法日本墙外开花

 

\

 

现代人所弹的古筝与真正的“古筝”已经有所区别

 

    筝最早起源于中国,然而现代国人所弹的古筝从乐器形制到演奏手法,都与我国传统有所区别,可谓古筝不“古”;更令人称奇的是,古筝的“古”法在日本得以保留,并作为该国的传统乐器发展壮大。11月16日,在省博编钟馆开展的世界民族乐器特展《心与音》,讲述了乐器在文化传承中的有趣地位。


  据悉,这次展览系省博从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引进。东方乐器博物馆的三分之一馆藏都“移驾”省博,包括该馆珍藏的国内首套甘美兰——这套印尼索罗王宫廷的传统乐器由80多件乐器组成,如今正陈列在编钟馆原先放编钟的位置。据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馆长史寅介绍,就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来讲,两者正巧也旗鼓相当。


  昨天下午,上海音乐学院的师生还为前来参观的观众奉献了一场互动演奏,一些单从模样和演奏方法很难看出“亲缘”关系的乐器同台献声,并“坦白”它们的身世。由古筝演奏、极具少数民族风格的现代曲目《幻想曲》引起观众极大兴趣。据介绍,作为最受欢迎的我国民族乐器之一,筝最早起源于中国,曾经过五弦、十三弦、二十一弦等变化。除我国外,泰国、越南等国也有筝,不过弹法音阶各不相同。在唐代,我国的十三弦筝传入日本,并落地开花,先后演变为乐筝、筑筝、俗筝等日本传统乐器,并保留了我国古代的演奏手法、音阶和形制。“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例如从我国传入日本的尺八、从国外传入我国的唢呐。”东方乐器博物馆馆长史寅说。


  比手指还小的是巧舌如簧中的“簧”,比炮筒还粗的是超过5米的洞钦,外型特别的泰国围锣……除了来自世界各地难得一见的实物,该展览还首次大量运用多媒体,观众可现场调看各种乐器的使用视频,并欣赏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