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丁堡艺术节董怡浪漫筝曲渲染七夕中国风情

  昨天(8月16日)是七夕中国情人节,相传七夕是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时刻,“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当中国大地的人们怀着浪漫又慰籍的心情来渡过这个美好夜晚的时候,在远隔重洋的英国苏格兰首府爱丁堡,杰出的旅英古筝演奏家董怡也正在用筝曲来渲染美好的七夕中国风情。

  每年8月举行的爱丁堡艺术节始于1947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艺术节。今年爱丁堡艺术节,董怡除了将与苏格兰笛演奏家 Eddie McGuire合作演出古筝与笛合奏音乐会,另外就是两场古筝独奏会了。第一场是“董怡古筝独奏”,演出曲目仍以传统结合新曲的形式,传统曲目有《茉莉芬芳》、《小河淌水》、《汉江韵》等,新曲有藏族民歌风格的《雪山春晓》、2007年改编的《文成公主》等。

 

杰出的旅英古筝演奏家董怡

杰出的旅英古筝演奏家董怡


  董怡的另一场古筝独奏会是专门为七夕中国情人节排演的,以浪漫爱情主题的曲目为主,如:表现傣乡女儿夜晚想念和等候恋人的《竹楼情》、刻画古代妇女对远方丈夫思念的《秦桑曲》、讲述墓中化蝶以厮守的《梁祝》、经典再现宝黛红楼绝恋的《枉凝眉》等。每首曲子都很贴合七夕的主题。

  根据老版电视剧“西游记”同名插曲改编的古筝曲《女儿情》尤为动人心弦,本来心无旁骛的唐三藏在遇见女儿国国王的时候其实是有一刹那的怦怦心惴的,但是苍生福祉弃不得,古佛青灯何曾远?纵是情挚亦枉然!于是他拿得文牒,续行取经。离亭外,一番风雨,惟有人归去,活活憔悴了女主人公一腔的爱意柔情,从此空牵念。曲目弹奏时需要注意按音的准确、颤音的轻重、摇指的缓急以及花指的连贯。

 

\

 

柔情婉转的古筝曲《女儿情》


  董怡演奏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还增加了变化,那就是注重与观众的互动交流。因为大部分的观众还是第一次看到古筝这件乐器、第一次听到古筝的演奏,观众对古筝的陌生,确实让演出面临宣传的难题。这次董怡除了亲自作曲目间的过渡和介绍,顺着曲目讲解中国各地的文化传统和音乐特色,还把古筝不时拿起来,向观众们展示古筝背后的构造。高水平的筝演奏响彻椭圆形剧场,观众屏息凝神很快进入音乐营造的世界中。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