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大地哀筝鸣,留取逸音照汗青——追思一代宗师、陕西筝派领军人周延甲先生!

2019年8月3日,是一个令举世筝人万分悲痛的日子!著名古筝教育家、作曲家、演奏家、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筝”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筝派领军人周延甲教授不幸病逝,享年85岁。


周延甲先生一生精于“秦筝归秦”的伟大事业,为古筝艺术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给世间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来回顾这位筝坛泰斗传奇而辉煌的筝艺人生……


偶然走进古筝艺术的殿堂


周延甲祖籍山西省闻喜县,自幼热爱家乡的戏曲艺术和民间音乐,擅长二胡演奏。


年轻时,他常抽空向老艺人们求教,学习大调迷胡曲子。这些点滴的艺术实践积累与勤奋钻研的精神使他深入掌握了迷糊音乐的音型神韵,并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3年,周延甲凭借过人的二胡演奏考入西安音专(今西安音乐学院暨附中前身),后来被学校选拔转入古筝专业,1959年毕业留校任教。


周延甲对待艺术一贯严肃认真,从不自满,精益求精,在校的六七年间,他先后师从曹正、高自成、王省吾,对我国古筝流派的演奏艺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学习。不但用十三弦、十六弦筝学习过几十首乐曲、上百首练习曲,甚至记过万余字的专业笔记,即使在动荡的大跃进期间也未曾间断,他曾经这样总结那段时光:“在度过那段近乎被荒废的岁月时,我依旧抄书、做笔记、研究问题,这为我在筝业上继续前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奋力投入秦曲编创的大业


周延甲先生与筝结缘数十余载,他曾移植、编订、改编和创作了几十首筝曲,在他创作的全部古筝音乐作品中,陕西风格筝曲所占比例最大,在筝界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体现出他在地域性风格音乐作品上的创作投入。


早在大学就读时期,周延甲先生就已开始着手编创陕西风格的筝曲,如1958年编创的《绣金匾》,就是以陕北民歌为素材写成的。

同年,他还将陕西戏曲音乐移植为筝曲进行了初步尝试,如《迷胡调》就是。




如果说周延甲学生时期的陕西风格筝曲编创是一种初步尝试的话,那么1961年他编印的《古筝迷胡曲集32首》则是一种发扬陕西风格古筝音乐的有意识的自觉选择。

《古筝迷胡曲集32首》从问世至今,一直被广为流传,并得到不断的修订,其中不少曲目在高等院校还被作为古筝教材和古筝考级曲目。如《剪剪花》、《大金钱》、《扫雪》、《道情》、《凄凉曲》等,都是修订自《古筝迷胡曲集》。这些迷胡筝曲,也成为“陕西筝曲”的代表。

1961年8月,全国古筝教材座谈会在西安召开,筝界名家曹正、赵玉斋、王巽之、曹东扶、高自成、周延甲、罗九香、何宝泉等汇聚一堂。

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周延甲的《古筝迷胡曲集》中的16首曲子被选用为高等音乐院校筝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曲目教材。

20世纪60年代末,周延甲先生据李白《春思》、《秋思》诗意,又以碗碗腔的唱腔曲调为素材,创作了首尾为欢音调式、主体为苦音调式的《秦桑曲》。著名音乐理论家何昌林评价说:“左手以韵补声的进退复扶所产生的清角与闰音及其美妙的连接使用时别具一格的意趣,使人在‘跌宕错落莫辨宫商’的迷离之际,充分领略了‘秦风’的神韵。”(《中国音乐》1985年第2期)著名古筝演奏家项斯华在《秦筝和“秦桑曲”》(香港《文汇报》)一文中说:“《秦桑曲》......在旋法和格式上都更接近于传统,比较地道、真实地反映了秦地音乐的风貌......这是一首成功的作品。秦地筝人的努力成果,正在使中国筝乐的内容得到进一步的丰富。”


《秦桑曲》真正开创了陕西筝乐的先河,它是周延甲先生秦筝曲目创作历程中的顶峰佳作,蕴涵着其毕生的音乐思想之精华。


 

奋勇肩扛“秦筝归秦”的重任



筝是秦人的伟大创造,最早见于秦丞相李斯的《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


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秦筝”一直被作为筝的又一个名称频繁地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中。后传到河南、山东,又传到南方,隋唐年间非常繁荣,清代以后逐渐衰退,直至新中国成立时,由于秦筝的外传以及各筝派的兴盛,秦筝在秦地已经远不如往昔的繁荣昌盛。

鉴于此,周延甲曾在1960年时提出“秦筝归秦”,并感叹道:“秦筝既始于秦,但秦今不见或少见,此不能不为奇也!”这一主张正式见诸于文字是在他编订《古筝迷胡曲集》的前言中,他呼吁“现在是秦筝归秦的时候了”!


1963年他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的讲座中,又进一步强调了这一主张。从理论上讲,“秦筝归秦”具有双重意蕴。其一是振兴秦筝,具有文艺复兴的味道。其二是让源于秦地的筝再次回归到秦地人民中来,进而创造出新的辉煌业绩。


为了实现“秦筝归秦”,周延甲身先士卒,在留校任教期间,曾两次提出申请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学习,自拿古筝参加省戏曲研究院的乐队,天天弹奏迷胡戏。

据统计,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周延甲自发改编创作了大量的筝曲50余首,尤其是《绣金匾》、《姜女泪》、《秦桑曲》、《凄凉曲》等迅速风行于筝坛,并流传海内外。

在他的感召下,诸多门生也纷纷投入到“秦筝归秦”的全面复兴中,如曲云根据唐代西安鼓乐的曲牌创作的《香山射鼓》,魏军根据秦腔创作的《三秦欢歌》、《婆罗门引》等。

1983年,为了探寻研究秦筝历史和复兴秦筝,周延甲联合众多同仁成立了“秦筝学会”,同时创办以他任主编的《秦筝》杂志,主抓理论建设。

与此同时,周延甲联合陕西诸多筝家和筝学理论家,写出一系列的史论和筝学理论文章,追溯秦筝历史,记载复兴成果,是形成陕西筝派的重要佐证,恢复、确立了陕西筝派的正统地位。

正是在周延甲先生“秦筝归秦”口号的倡导下,陕西几代筝人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使绝响于秦地的秦筝又回归了本土,焕发出新生,并使陕西筝派从无到有,直至今天成为古筝界极具影响的一大流派。
 
举家践行秦筝艺术的推广


周延甲毕生复兴、推广秦筝事业,他不仅身先士卒、呕心沥血,还培养数百名人才共同加入“秦筝归秦”大业,并将一双儿女悉数培养成筝坛栋梁,共同推动秦筝事业的发展。


周延甲之女周望,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民乐系弹拨第二教研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周望在父辈的熏染与感召下长大。崛起的陕西筝派最初的影响主要在陕西周边的西北地域 ,日后,把陕西筝这股野性的旋风带入京城、带向全国、甚至带到海外的功臣,正是周望。

16岁那年,她带着沉甸甸的使命感,以高超的演奏技艺闯入京城,21岁,以演奏周延甲先生的《秦桑曲》,一举夺得全国民族器乐观摩比赛优秀表演奖(最高奖),1980年灌制的唱片和磁带,流传八方,自此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秦筝,并公认其为最有冲击力的筝派。

周望在中央音乐学院的教学岗位上30年,成绩骄人,多年来,国际、国内,各种顶级古筝比赛中,年年都活跃着她的桃李,她的学生有近80余人次斩获历届各等奖项。

最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CCTV中央电视台在全国选拔出的“光荣绽放”新十大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周望的学生就占了四人(苏畅、程皓如、崔杉、崔晓彤)。

为此,她曾在2013、2014年连续获得中央音乐学院“BOB拔尖创新人才”项目优秀指导教师奖;2014年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园丁奖”;2016年荣获全国“宝钢优秀教育奖”;2018年荣获中央音乐学院“金校徽”优秀教师奖。

周延甲之子周展,古筝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国家一级演奏员,北京华夏展望古筝艺术中心主任,中华筝会副会长。周展自幼聪颖,善辩琴音。五岁学习古筝和钢琴,1985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其父周延甲教授学习古筝,掌握了秦派古筝演奏的精髓。




经多年历练,其演奏风格粗犷与细腻并存,硬朗与纯朴并蓄,吸收了多种音乐元素的风格并传承发扬了长辈和各流派演奏之精华,大胆尝试不同的演奏形式,多次表演世界首演作品。听众无不为之折服!周展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除了多次在国内举办音乐会,还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大洋洲各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成为世界乐坛上活跃的古筝演奏家。

除演奏外,他还常年致力于筝乐作曲事业,由他创作的一批新曲目,如《秦土情》、《白桐曲》等,已经成为筝坛经典曲目,无论从数量还是到质量,这些优秀的新作品都大大充实了古筝界的曲目库存。而他的以“秦声”作新曲的艺术道路,无疑延续了父亲周延甲老先生的艺术精神。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徐晓林老师曾评价周延甲教授说: “他有‘两个一’投入了秦筝归秦的情结和行动中,就是一辈子的执着、一辈子的追求和一家子的执着、一家子的追求。”

虽然如今周延甲先生已经离我们而去,可是正如周延甲先生的儿子周展所说:父亲是“中华筝”改革发展的总设计师,指引着全体秦筝同仁的前行方向!相信广大的“秦筝”爱好者和学者们一定会永远记得周延甲先生为“秦筝”事业服务和奉献的精神,并一直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发展和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焦文彬《纵论“秦筝归秦”及其实践》
冯光钰《“真秦之声”与陕西筝派》
钱茸《低调背后的厚重——记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周望》




(新闻来源:中国古筝网)

评论5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