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筝论道第32期原文

高百坚《秋思》(重六、轻三重六、轻六三调联奏)


浅析潮州筝三大主流筝派

作者:高百坚



    “潮州秦争(筝)流派系统”图表,是古筝泰斗曹正在潮州筝家高哲睿和林毛根的大力帮助下勾划、列表并发表在《潮州古筝流派的介绍》①专论中,它是古筝学界广为流传和引用的潮州筝重要历史文献。潮州筝三大主流筝派是我在《潮州古筝流派的介绍》的基础上,于2015年初提出的新概念。


        什么是潮州筝三大主流筝派呢?我用了三个关键词:洪派、李派、海派。

 

        潮州筝是中原文化与潮州语言文化、地理文化、水文化、精细民风结合而产生的古筝流派,它脱胎于潮州弦诗乐、细乐,形成于清末民初。经过了历史的演革和筝乐文化沉淀,目前活跃于中国筝坛的有“洪派”、“李派”和“海派”。

 

“洪派”、“李派”潮筝的形成和发展

        翻开潮州筝的历史,清末民初,潮州乐坛湧现了两位大师的人物一一洪沛臣、李嘉听并形成了以洪、李为鼻祖,以潮安、澄海为主要传承地的两大筝派。洪沛臣(1866-1916  )原藉潮州府普宁县,因经商来到了潮州府城的义安路,后来迁往太平路石牌巷经营古董,收徒传艺,培养了张汉斋等一代筝乐大师;李嘉听比洪沛臣年岁大,他在1876年③首创潮乐“拷拍"板式④。李在澄海城内“阳春幽处”乐社教潮乐、古筝,琵琶。余永鸿,洪如炎等一代大师皆出自李嘉听门下。洪、李两派的教学,曲名相同,传谱不一,手法不一,风格不一。“洪派”沿袭了弦诗乐,细乐的句法齐整简练,和平级进,古朴典雅的乐风;“李派”不受传统演奏模式的羁绊,手法灵活多变,筝风细腻流畅。很长一段时间,洪、李两派各据一方,格格不入。“洪派”因“李派”筝风较为自由而贬之为“花草派”,“李派”也不示弱,因洪沛臣在潮安经商传艺就称之为“潮安派"。


        汕头开埠,府城潮州的经济、文化中心逐步移向汕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著名的汕头公益国乐社②成立,洪派第二代传承人张汉斋登陆汕头,是公益社的骨干。三十年代开始汕头育善横街二号公益社三楼开办岭东国乐传授所,亲任主任。张汉斋在汕头几十年如一日,通过办班、师徒传承等方式,培养了潮筝大师林毛根等“洪派”第三代传人,使“洪派”潮筝在汕头扎根,开枝、发叶、结果。“李派”潮筝的黄长富、高哲睿在澄海,徐涤生在汕头,他们在传承李派的筝风、技法的基础上又创新发展,并带出了在中国古筝有影响的第四代筝家。

 

汕头是当今潮州筝传承、传播和发展的领头雁

        改革开放,古筝热席卷华厦,带动了汕头潮筝的传承、传播与发展。林毛根、杨秀明、高百坚、陈其俊先后登上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音乐殿堂传授潮州筝艺;欧洲等级音乐厅奏响潮州筝;京城上演《杨秀明古筝独奏音乐会》和《潮韵──纪念高哲睿先生潮韵演奏会》;多首潮州筝新作品在全国古筝学术会上献演;出版了多部潮州筝专著。随着高哲睿、黄长富、林毛根等第三代筝家和黄辉远、杨秀明等第四代筝家的离世,杨礼桐、黄冠英、黄楚英、林乔、林钟、杜标泉、高百坚、陈其俊成为潮州筝承先启后的中坚力量。汕头在潮州筝传承发展中的领头位置已确立并无可争议地成为潮州筝派的主要传承地!

 

”海派潮筝”是潮州筝传承的独特文化现象


        谈到潮州筝,不得不提及“海派潮筝”⑤。 这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海派潮筝”的确立有三大要素


(1)潮州筝乐与沪上音乐的结合

        1934年,21岁的郭鹰到上海谋生,带来了潮州筝乐。流畅、委婉的潮韵登陆上海滩,收获好评。郭鹰在不攺变潮州筝演奏技法规律和音乐内在表现的同时,顺势调整,使潮州筝与沪上音乐成功融合,并逐步形成了有异于潮州传统筝乐,带有上海报域音乐特征的潮筝表演风格。


(2)走专业化、标准化的传承之路。

        如果说,郭鹰早年在沪上的业余筝乐活动为潮州筝在上海滩的推广与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他从业余到专业的华丽转身则奠定了“海派潮筝”在中国筝坛的位置。1952年,郭鹰成为上海民族乐团的古筝演奏员,1960年应聘在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任教,通过对潮州筝曲的整理,定谱、定指法的标准化教学模式,确立“海派潮筝”的演奏风格,使“海派潮筝”走上专业化、标准化的传承之路。


(3)不可忽略的地域优势

        无容置疑,“海派潮筝”的传播和推广得益于上海得天独厚的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地域优势,郭鹰在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任教期间,充分利用院校资源,为沪上和全国音乐院校和演出单位培养了一大批古筝人才,使“海派潮筝” 立足江、浙、沪、宁,辐射华夏大地。


”海派潮筝”的特点

1.潮海相融。在不改变潮州筝演奏技法规律和音乐内在表现的前提下,与江南丝竹融合。左手按音,彰显江南音乐风韵。


2.“造句”和“流利的花指”的运用,华丽,清脆,灵动,突出“明朗”筝风。


3·   淡化潮韵,易于上手。标准、规范,有利传播。

三大主流筝派中,“洪派”恪守传统,规矩中和,以“淡雅”为美。林毛根经常提到“淡中见浓,才是真功夫”;“李派”有明显的草根文化的特徵,不受潮乐“程式化”的羁绊,手法多变,情深韵浓,移步而不换形;“海派的特点是潮海相融,华丽,清脆,灵动,突出“明朗”筝风。从筝乐传承来说,“海派”淡化潮韵,走专业化、标准化的传承之路;洪、李两派走的是民间传承之路,重视学艺的熏陶和对传统风韵的固执与坚守。  


一点余论

        “海派潮筝” 对潮州筝乐的弘扬与传播功德无量!但是与本土潮筝在音乐生态环境、演奏风格、技法、韵味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简言之,就是潮味的淡化和个性的缺失。“海派潮筝”,流利明快,如啖美味快餐,鮮香爽口;本土潮筝细腻多韵,如品老火倩汤,耐人寻味。“海派潮筝”淡化潮筝韵味,演奏技法简练,标准、规范的模式化教学,易学易弹,有利于“海派潮筝”的传承和推广,而演奏风格、技法的同质化,缺乏个性,则是“海派潮筝”的乃至标准化教学的弊端。潮州筝乐的自然生态是自娱自乐,筝人在耳闻能熟的旋律中玩乐寻韵,自成一格。高哲睿的细腻流畅,感情深化;黄长富的古朴大方;林毛根的清丽淡雅;陈玛原的古朴典雅等,各具风采。可以说,树立个性化演奏风格是潮州筝家的努力和追求,发挥个性特点则是弘扬潮州筝必不可少的原动力。


        “洪派”、“李派”、“海派潮筝”对潮州筝的传承与弘扬,各具优势,各有所长。愿潮州本土筝家和外地筝家共同携手,使潮州筝这一非物质文明遗产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本文由发表于《秦筝》的拙文《浅析潮州三大主流筝派》2019年9月30日增补,10月8日修改于羊城。)

 

        《潮州筝三大主流筝派》撰写过程中,承蒙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王英睿博士提出宝贵意见,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①曹正:《潮州古筝流派的介绍》,广东省民间音乐研究室,《民族民间音乐》1985,第1、2期.


②汕头市艺术研究室:《潮州音乐人物传略》P362,人民戏剧出版社,1999.10.


③杨礼桐编著:《潮州精谱》P2,花城出版社,1994.


④殷惠麟:《谈南派潮州琵琶的发展和演奏特点》,《民族民间音乐》第3期P11,1989.


⑤高百坚:《“海派潮筝”与潮州筝的传承与弘扬》,(《郭鹰先生诞辰100周年研讨会》的发言稿),上海,2013.12.


请欣赏:谈筝论道第32期曲单


点击查看谈筝论道第32期导读

 

 


评论0条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