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音乐周报》专访:王中山的中国梦——万丈红尘倚筝立


(全文摘录)


3月28日,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在京表彰了44名“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王中山作为此次全国民族音乐界的唯一代表名列其中,他感到自豪而又忐忑。


王中山自幼习筝,先后向郭振基、徐守中、李吉昌等十多位艺人学习河南地方音乐。南阳戏曲学校和南阳曲剧团的生涯,让他从小饱受中州民间音乐文化的滋养。而师从古筝名家赵曼琴先生后,更让他这“山中王”如虎添翼,演奏技艺大为提高。赵老师首倡的“快速指序”,让他把每分钟280拍的《打虎上山》表现得生龙活虎,酣畅淋漓。一台筝堪比一支管弦乐队,故能在首届“中国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上崭露头角,一鸣惊人。


1988年以优异成绩考进中国音乐学院之后,又成为著名古筝教育家李婉芬教授的入室弟子,在筝学的道路上更快马加鞭飞奔向前。而今,作为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的王中山,有着众多闪光的头衔: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乐系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社会音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基金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管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长……


对王中山而言,筝,是真正的终生伴侣,其习筝、弹筝、教筝、研筝的整个过程,恰似大山延绵,逶迤不绝;他那痴心不改、一往无前的钟“筝”精神,便是其“快马加鞭未下鞍”的最佳注脚。对于筝的未来,王中山有着他的中国梦——万丈红尘倚筝立。



(文字内容来源中国民乐2018.7)


王中山的中国梦——万丈红尘倚筝立


那是秦时明月,大汉豪杰,如虎如风的岁月。那是魏晋的风流,唐宋的繁华,颂传如李杜苏白的华章。如梦的华夏,记忆里耀眼的光芒。中国,一个梦想的国度,居世界之中,远百族而独秀,复旧日慷慨,观沧海横流,圆梦不惧梦远。有人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民族音乐人何尝不是如此?


作为国乐爱筝人,我的中国梦是:希望有一天,中国筝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超越钢琴这样的“洋乐”,重现大唐“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的胜景,让古筝之花开遍世界各地!反之,在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里,如果我们自己国人弹的乐器都是欧美的,说的都是外语,吃的都是洋餐,看的都是油画,听的都是歌剧,一切都失去了中国气象,那我们的中国人就真的千年梦碎、一睡不醒了。


如今90后、00后们对中国民族音乐感到陌生,东方民族的传统文化基因在慢慢消退。很多中国孩子大量地听流行音乐、西洋歌曲直接导致了 “中国耳朵”的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自己都说不清的紊乱的神经在支配情感。在我看来,这不是多元,而是迷失。这些迷失的年轻人是很少光顾中国艺术的,偶尔能在电视上看几眼戏曲、曲艺表演,已经是人中龙凤。演员在上面有滋有味地行腔做韵,年轻人却在底下窃笑不止,他们觉得这样“忸怩作态”很滑稽,因为他们根本不懂传统艺术。社会上很多电视、小品只把民乐用作悲惨场面的背景音乐,就连主流电影也很少使用民乐作为音乐表现手段。艺术院校也好不到哪儿去,即使古筝专业的学生也很少主动弹传统乐曲了。河南筝、潮州筝等地方音乐特有的音律上的微妙变化,在他们那已经被西方音乐成功改造的耳朵听来,简直是不堪忍受。不但如此,年轻一代的作曲家,也不屑于用中国传统的手法进行创作了,什么磨磨唧唧的揉按滑颤,哪有赋格和复调来得痛快!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都知道什么布兰妮、碧昂斯、阿黛尔和lady gaga,却对自己国家的传统音乐完全无视。——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古国,我们需要反思,难道我们的感官发生了变异,难道我们的文化已经断层?我们到底是哪儿被截获了?——如今每个从事中国传统艺术的人都有自己的一丝难以叙说的悲凉,他们对未来充满彷徨。在这个摇摆不定的时代,人心浮躁,中国古筝将往何处去?



说实话,这些年古筝在中国民乐中普及工作还算是做得最好的,但这几百万人相对于全国十三亿人来说,真的就不算什么了,我们任重而道远。我认为首先要通过各方的力量加大宣传、培训、推广工作,踏踏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先让中国孩子“坐下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然后再以适当的方式“走出去”。试想,中国人都不喜欢自己的音乐,怎么能指望外国人欣赏呢?什么轰动世界、震惊维也纳、掀翻金色大厅,那样的走秀只不过是拿着国家资源观观风景、自欺欺人罢了!我去过不少国家,比较了解中国民乐在国际上的真正地位,说实话,和西方音乐在中国的影响力相比那真是天壤之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必须从点滴做起。如果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能和谐发展并逐步得到西方认可和尊重,我想东方的思想和价值观也会影响到西方。正如欧洲人百多年来对中国所做的那样,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影响和改造他们,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不是个民粹主义者,但我对自己国家千百年来留给世人的艺术瑰宝充满敬意,对于中国音乐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记得一个欧洲智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随着乐风东渐,二十一世纪,我们会看到中国以它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中国音乐会越来越得到世人的尊重和理解。”我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中国民族音乐拥有数千年的发展史,古筝就有两千多年。正如古代《筝赋》所言:苞群声以作主,冠众乐而为师。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有尚于筝者矣。——古筝何以有如此之魅力?一般人很容易联想到它那富于民族特色的造型、优美动听的音色、感人至深的民族情韵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力。是的,从一般意义上讲,这些足够了。但从另外的层面来看,古筝存在的文化价值,还在于它浓缩地反映了近三千年来,中华文明的印迹,炎黄子孙对天地万物、对宇宙的理解,东方人独有的审美情趣以及对人间悲切、哀怨的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是华夏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多么希望中国的文化真正的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并延展推动到世界各地,传递中国人固有的正能量。中国人以优秀的哲学和文化所形成的几千年的文明为自己生存的根基,我们不能数典忘祖,起码要厘清中国的基本历史和发展脉络,知道自己将往何处去,让国人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


未来的中国音乐我希望仍然坚持以中国哲学为依托点,坚守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崇简尚朴,音和意清。“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以简为美的“简”不是简单,而是简练,讲究的是空灵和意境。音和意清的“和”是中国器乐文化的核心,讲究的是“弦、指、音、意”相“和”的大美意趣。中国音乐如此,中国绘画、书法亦然。东方人对天地万物的种种独有感受,和西方有着质的不同。不同人种、不同地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深刻地影响着各自的艺术发展,正如东西方所选择的别样的生存方式一样。我们不能让中国的古筝艺术盲目地沿着西方所规定的道路前行,但也不能妄自尊大,要时刻环顾四周,虚心学习,认真思索,奋力前行。在发展道路上没必要和谁接轨,在艺术追求上更没必要向谁乞灵。我认为“借鉴”和“接轨”不是一个概念,“启示”和“乞灵”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音乐所独有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格绝对值得肯定。“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中国音乐文化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充足的历史底蕴和实力让我们对实现“乐风东渐”充满期待。我一直坚持中国古筝要走中国之路的观点,这条路是在中国哲学观、艺术观与审美价值引导下,借鉴世界的优秀音乐文化成果为我所用、为人类所用的古筝艺术发展必由之路。


古筝是中国民族音乐百花园中的奇葩,是一个被一缕阳光照到的幸运儿。它以数百万之众,成为乐中牡丹。虽然相比其他民族乐器,古筝暂时还没有生存上的危机和挑战,但“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我梦想未来的阳光能普照文艺百花园中的一草一木,在实现自己的古筝情和中国梦的同时,呼唤中国民族音乐的春天早日到来!



(新闻来源:音乐周报)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