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筝论道第11期导读

谈筝论道第11期 

谈筝的演奏技术及其革新

作者:曹正

导读:王英睿


        曹正先生在中国筝乐事业的发展中开创了多个“第一”,其中之一“他是将筝从民间引入高等音乐学府的第一人”。可以说,曹正是当代筝乐教育的拓荒者。20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各地音乐院校相继设立古筝专业,曹正不仅自己在东北音专(今沈阳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地任教,他还举荐了曹东夫、赵玉斋、罗九香、高自成等一大批民间筝家到各大音乐院校教授古筝。这篇文章1954年写于东北音专(今沈阳音乐学院),1958年西安音专(今西安音乐学院)修改后,发表于《音乐研究》(第六期)。全文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一,弹筝技术的形成及从历史进程中看弹筝技术的衍变;二,弹筝技术改革。


        关于右手及左手的弹筝技术,曹正从乐器的构造入手,结合人的生理条件和劳动习惯加以说明,并重点阐述了右手多用大、中、食三指的客观原因及其历史原因。比如,因为乐器本身受共鸣的限制,右手大、中两指的运用不可能像拉弓乐器一样保持连续音响,所以必须用高低八度多次反复拨弹的办法来弥补它的不足。此外,使用大、中指弹奏(“勾搭”)的道理,还因历史要求不同而有所差别。在筝的初期发展阶段,由于古代音乐不复杂,演奏技术自然简单。这些并非先生的主观臆断,而是经过扎实的案头工作,从文献中找到使用大、中两指弹奏的历史依据:魏阮瑀的《筝斌》里有“大兴小附,重发轻随”的说法。而且,在徐州一带也有“大小相合,熟能生巧”的说法,从而在历史的、现实的纵、横两个层面论证了“勾搭”奏法的历史渊源、“前世今生”。


        又如,对于左手技术按音的使用,先生首先是从解决五声音阶定弦与乐曲中使用七声音阶的矛盾开始的。这就涉及到了又一关键问题:音律。“因为五声音阶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基石,无论是古代民歌还是古典乐曲,都可能是从这种基础上创作出来的”。筝最初就是五弦,五声音阶定弦的有柱乐器,这是其“本色”。所以弹奏带有七声音阶的乐曲时,势必通过左手来按抑“mi”、“la”两弦,使之增高而成“fa”、“si”。当然,五声音阶定弦与原始的演奏技术密切相关,筝在古代多用为民歌伴奏,早期为五声音阶的民歌伴奏,技术要求比较简单。在为七声音阶的民歌伴奏之后,弹筝者才把左手运用到弹筝技术里来。另外,在按弦技术基础上,弹筝人逐渐理解到“不但按力轻重是控制音高变化的因素”,而“按鼓动作先后和按力时间久暂,也是控制音高变化的重要条件”。所以在配合右手弹弦时,弹筝人就利用了先弹后按或先按后弹再放的方法得到了上滑音、下滑音。从时间和速度上看,把上、下滑音揉合到一起,使之连续运用到一个音上,就构成了“揉弦”技术。如果再把“揉弦”反复运用到一个时间较长的音符上,同时力量放轻、速度加快,即为吟弦(颤音)。先生在文章中谈到了筝乐历史得以延续的又一个途径:口传心授。比如民谣,下面这首《弹筝技术诗》传自河南南阳曹东扶:

        名指扎桩四指悬,

        勾摇剔套轻弄弦。

        须知左手无别法,

        按颤揉推自悠然。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弹筝技术改革。

        文章基本肯定以往传统右手“扎桩抓弹法”和“随弦转位”两种弹奏方法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同时指出其缺点:只用三指弹弦束搏了弹筝技术的发展,不能较充分地利用这种乐器所具备的和声条件来弹奏复杂的和弦和较为丰富的表演技术。”他主张尽可能废除“依附用指法”改以“闲指空悬法”,为今后使用五指弹弦准备条件。而且左手“除了使用吟、揉、滑、按传统技术外,还要参与拨弦的工作使传统弹筝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筝更多参与中国民族器乐乐队的合奏;作曲家开始从事筝曲创作,作品中会出现超越传统技术范围的演奏需要。时代在变革,现实有要求,所以他积极鼓励从民间走出的老一辈筝家进行技法革新及作品创作,并对他们大加肯定:“曹东扶同志的《闹元宵》,赵玉斋同志的《庆丰年》,刘天一同志的《纺织忙》,雷雨声同志的《春天来了》等… … 都可以说明弹筝技术不但需要改革, 而且有进行改革的良好条件。”


        由此可见,那个时候,曹正先生不仅不保守,而且是相当与时俱进的。他从发展的角度辨证地审视传统演奏法的改革以及西方音乐的和声思维对当代筝乐影响,并提倡解放各个手指用于筝乐演奏技法的拓展,具有足够的预见性与战略眼光。


曹正《渔舟唱晚》


曹正《凤翔歌》


点击阅读原文:

谈筝论道第11期——谈筝的演奏技术及其革新








评论0条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