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筝论道第48期原文

《思情》 

 冯彬彬   

        

曹东扶生平及主要贡献

作者:冯彬彬

 

        曹东扶(1898--1970),男,汉族,河南省邓县(今邓州市)白落乡曹营村人。乳名小钦,学名殿猷,字东扶。曹东扶出身于贫寒的曲艺世家,父亲曹清怀会唱鼓子曲(流行于河南民间的弹唱曲艺),擅长扬琴、坠胡的演奏,以沿街卖唱、乞讨为生。幼小的曹东扶早尝人世辛酸,七岁入私塾,近四年便因年遇饥荒而辍学。于是随父亲学唱鼓子曲,走村串乡,卖唱糊口。


        13岁随家人到县城谋生,当时的县城茶馆、书场弹唱之风颇盛,他借沿街提篮叫卖之机出入其中,常听得流连忘返,便决心学习弹唱技艺。他先后拜师蓝文炳、赵锡三、马书章、徐金山等老艺人学习唱腔及演奏扬琴、筝、三弦,又拜人称“琵琶神指”的马万寿学习琵琶。后曾随父亲到襄樊一带行艺,弹唱技艺日臻娴熟。19岁时靠亲友资助,入邓县初级师范读书,时仅半年,因经济不济而辍学。此后仍苦习曲艺,到20岁时,已学会不少鼓子曲牌、套曲和牌子(大型曲牌);掌握了坠胡、扬琴、三弦、琵琶、筝、软弓京胡等乐器的演奏,成为南阳曲坛的后起之秀。


        20余岁时,曹东扶结识了山东大鼓艺人陈梦云,两人志趣相投,以曲结谊。常相伴外出。与各地艺人聚唱。他们南下两湖,北上冀鲁,游历山川,觅曲问艺,揭示了诸多名家,开阔了视野。他与当时的曲艺名家汤寅侯、郝吾斋、党振藩等多有交往。在广泛的交流实践中,汲取兄弟曲种的营养,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的弹唱艺术,在近而立之年时,曹东扶已成为南阳一带鼓子曲演唱和民族器乐演奏的名家了。


        定居县城以后,即以唱为业。同曲友赵金铎、唐炳勋、腾汉三、吴宗岑、谢克宗等不断切磋研讨,使鼓子曲的唱腔规范化,并对传统曲目加工整理、推陈出新。


        曹东扶的演唱功力深厚,唱腔高亢挺拔,吐字讲究,稳中有变,抑扬委婉,声情并茂,曲词文雅流畅,具有清新脱俗之气。三弦、琵琶、筝等乐器演奏技艺日益精湛,声震宛西。“三国”、“红楼”、“西厢”都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常居茶馆、书场演唱,所到之处,听众追踪而至,其奔放、气派、独具大家风范的演唱,听者无不拍案叫绝,被群众誉为“曹派”鼓子曲弹唱,盛行一时。


        1934年,他对鼓子曲和板头曲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并联络各路能手李炳月、何义之、马庆笃、赵金铎、王佑民、赵殿臣等,结成强有力的班子,对鼓子曲的曲牌、唱腔、伴奏音乐等作了进一步的规范统一、加工创新,使曲调更为清新典雅,旋律起伏跌宕,错落有致;使演唱内容与艺术表现形式更加完美和谐,面目一新。又对板头曲进行挖掘整理。板头曲是明代河南民间流行的弦索乐,它是以筝、琵琶、三弦、月琴、软弓京胡、二胡、檀板等乐器的合奏曲,同时也可以用筝、琵琶、三弦独奏。他根据老艺人口传下来的简单旋律及残缺不全的工尺谱,认真甄别、译谱、补充定谱。经过反复视奏,推敲修改,又兼融众长,创研出一套独特的弹奏技法:如源于演唱的“咬字”技巧,创造出带有强劲音头的 “大指摇”;特为演奏悲哀旋律而设计的“游摇”;感情激越的大颤;左手“速滑音”;奇特的 “倒剔正打”;利用弦的余音而产生特殊效果、袅袅不绝的“揉弹间奏”等特技,大大增强了乐曲的表现力。加之他对筝曲深切体会的细腻处理,鲜明的感情色彩,浓郁的乡土气息,终于使一大批板头曲成为结构严谨、旋律优美而赋予韵味的筝、琵琶、三弦的独奏曲。如《高山流水》、《打雁》、《闺中怨》、《陈杏元和番》、《陈杏元落院》、《苏武思乡》等。形成了独特的曹派古筝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古筝艺术流派中河南筝的杰出代表和奠基人,在中国筝坛具有重要地位。


        在他加工板头曲时,深感当时的丝弦筝缺少音韵,而板头曲中的颤音、揉弹间奏等技法是通过音韵来表现的,因此,丝弦筝有一定的局限性。1938年,他将丝弦改为钢弦,使其音色明亮清脆,从而增强了筝曲的韵味,古筝的音色更为悦耳动听。同时将十三弦拓宽为十六弦,从而结束了沿用千百年的十三弦筝的历史。


        1948年春,在邓县民众教育馆的支持下,他发起成立大调曲子研究社,次年改为曲艺改进社,任副社长,积极引导大家革新,一些传统曲牌如《软诗篇》、《诗篇》、《太湖》等的旋律过门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进,在曲艺界推广开来,并被曲剧界借鉴。1951年,他率领社员投入抗美援朝的宣传活动亲自创编《渔夫恨》、《解放邓县》、《王仁千喊城》、《历代帝王图》等曲段,深入各乡镇义演。


        1953年,曹东扶随南阳专区代表队参加河南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他演奏的筝独奏曲及板头曲的合奏,获一等奖。同年4月,又随省代表队赴武汉,参加中南五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其筝、琵琶独奏每一曲毕,台下都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竟连续返场六、七次之多,反响极为强烈。会后不久,应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之邀,与谢克宗等一行五人,赴北京进行鼓子曲的录音工作。音研所在此基础上,编辑了《河南曲子板头曲选》一书,由此,曹东扶和板头曲、鼓子曲艺术享誉全国。曹东扶的大三弦演奏技艺也极有特色。在音研所录音期间,又兼任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民乐组的兼课教师,教授三弦演奏。中央音乐学院王振亚教授此时即向曹先生学习了河南风格三弦,深受教益。他所传《打雁》、《闺中怨》、《陈杏元和番》、《陈杏元落院》至今仍为中央音乐学院三弦传统曲目教材,成为河南风格三弦的经典曲目。他的三弦演奏技法中的上把拈指、下把撵指和上下齐施的连环扣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1954年春,曹东扶应河南师范专科学校的邀请,在音乐科任筝、琵琶、三弦教师。由此开始了民乐演奏与教学工作。次年该校并入郑州艺术学校,他继续任教。自此,曹东扶开始了他的筝曲创作。在创作过程中,16弦筝已不能满足新创筝曲的需求。1955年,他又一次对筝这件古老的乐器进行了改革:加长共鸣箱,扩大音量;将原来的16增至18弦;高、中音筝弦采用扬琴钢丝弦,低音筝弦采用扬琴金属缠弦(当时古筝没有钢弦),使高、中、低音之间弦的张力均匀,在音色、音质、音量等声学品质方面衔接自然,过渡无痕,增加了声音的厚度和穿透力,及音色由明亮逐渐趋于浑厚的对比性;将筝的有效发音长度(雁柱到岳山)做了合理的设定;对于筝的转调采用移柱变调法、手按变调法、因音设柱法(根据乐曲的需要设计筝的定弦音列)。曹东扶弹奏板头曲的定弦音列是:

,最后两个音出现了五度关系,以此来扩大音域;18弦筝定弦的音列为:

 

所有这些为他进行筝曲创作提供了有利条件。著名古筝教育家曹正先生生前曾说:“曹东扶先生对筝的两次改革,是两次重大的贡献。实在了不起﹗”


        1956年,河南人民出版社为曹东扶出版了《河南鼓子曲》一书,同年又受中央音乐学院正式聘请,任民乐系教师,教授古筝专业,这位来自民间的艺术家,将河南板头曲带到了全国最高音乐学府。他除精心完成教学任务外,博览群书,谦恭求教,常与音乐界许多行家名手切磋交流;他摒弃门户之见,认真研习双手抓筝,虽已年过花甲,仍以顽强的毅力,研习新的弹奏技法并付诸实践。他积常年的生活经历和深厚的艺术功力,先后创作《闹元宵》、《变体孟姜女》、《变奏秧歌》、《刘海与胡秀英》等一大批古筝新作。其中有些乐曲运用了双手弹奏技法,并形象模拟出锣、鼓等打击乐的演奏。部分筝曲被灌制成唱片,广传海内外,其间他曾参与了《河南大调曲子集》(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河南鼓子曲》(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移谱与编撰工作。与此同时,他还培养了一批卓有艺术造诣的学生,他们都成为国家及地方音乐院校、文艺团体的专家、教授和艺术骨干,其中包括他的子女。如长女曹桂芳是琵琶演奏家;次女曹桂芬是古筝演奏家,姐妹二人还继承了曹先生的鼓子曲演唱艺术。除在音乐学院任教外,曹东扶教授的各文艺团体的专业和业余学生不计其数,对于前来求教者,他都热情接待,倾其所知,不计报酬。


        鉴于古筝教学的需要,1960年6月曹东扶被调往四川音乐学院任教。


        在他任教期间,仍没有放弃对大调曲子的演唱和创编。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一生将百分之七十的精力用于大调曲子的演唱,百分之三十的精力用于古筝演奏,却在古筝演奏上结了果。”可见,大调曲子的演唱,在他的音乐生涯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他在板头曲和大调曲子中所付出的精力为三、七之比。在笔者看来,他在大调曲子的演唱方面也是很有成就的,只是他在几所高等音乐学府教授古筝专业,并使河南板头曲成为其授课的教材,便认为他的古筝演奏得到了党和国家的认可,在这方面“结了果”,而他的大调曲子演唱没有“结果”。其实不然,早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他创立的“曹派大调曲子”已在河南广为争相传唱。


        1964年由四川返豫,为河南省歌舞团艺术顾问,次年担任河南省鼓子曲培训班主讲,培养了一批后继者。


        1966年,“文革”开始后遭受迫害,身患重病,由于得不到很好的医治,于1970年11月27日含愤辞世,享年72岁。


        1979年12月,河南省政府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1990年12月,河南省音协隆重举办了“曹东扶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会”。中国音协、河南省音协、各高等音乐院校、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学者、生前好友,或发纪念函、电,或写纪念文章,或赋诗词作画,或作口头发言,以各种方式缅怀这位德高望重、功绩卓著、来自人民的音乐大师。


        曹东扶的名字已被收入《中国音乐词典》、《中国名人词典》、《中外文学艺术名人肖像》、《世界优秀人才大典》等书,永垂青史。

 

点击收听相关筝曲:谈筝论道第48期


点击查看谈筝论道第48期导读



评论0条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