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筝论道第53期导读

谈筝论道第53期 

怀念父亲曹东扶——

纪念我亲爱的父亲曹东扶先生辞世50周年

作者:李汴

导读:王英睿


        今年正逢曹东扶先生辞世50周年。曹东扶先生的儿子曹永安、小女儿李汴,特意为我们栏目撰写了纪念先生的文章。从这两篇充满深情的文字中,我们切身感受到先生对祖国、对艺术、对学生、对子女的无限热爱。


比专业还专业的“全能音乐家”


        曹东扶是地道的民间艺人,未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然而,他一生都是在从事民族器乐演奏与教学工作。他集演唱、演奏、创作、教学、乐器改革等等于一身,是比专业还专业的“全能音乐家”。 他所创立的“曹派筝”与“曹派大调曲子”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得到广泛公认,成为大家争相传唱、学习的范本。他整理、改编的“河南板头曲”血肉丰满、曲曲经典。他创作、改编古筝新作品,如《闹元宵》、《刘海与胡秀英》、《变体孟姜女》等等,都已成为筝界公认的典范作品。


        先生在琵琶、三弦、软弓京胡的演奏方面均有高深造诣。经他重新创作、编曲并用琵琶演奏的《高山流水》、《寒鹊争梅》;用三弦演奏的《打雁》、《思情》等等都是弹拨乐的精品。尤其是他编曲的琵琶独奏曲《高山流水》,已经成为了传世之作。曹东扶先生的许多作品现在仍然是音乐院校学生们的必弹曲目。这些作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得以传播,并在国内、国际的民乐大赛、考级场地、以及国内外的舞台上常演不衰。


当代筝乐教育的拓荒者


        曹东扶虽然来自民间,属于“业余”,可他对自己、对学生的要求却比专业还专业,常常恩威并施。有一次一位学生因屡屡打板不按节奏,先生恨他不长记性,就给他两捶。严师出高徒,他的弟子们也都各个不寻常。1953年,在全国民间艺术会演中,曹东扶一路夺魁。他的筝、琵琶独奏荣获了河南省及中南局汇演一等奖。同年5月,应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邀请,曹东扶先生及弟子、曲友到北京录音与整理曲谱,出版了《河南曲子板头曲选》。(图1、 图2)



图1

《河南板头曲选》



图2


        1953年5月曹东扶先生(右2演奏软弓京胡者)及弟子(左1-4)、曲友,应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邀请,到北京录音时拍摄。(该图片摘自《高山流水润中原 - 曹东扶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册》)


        1956年,曹东扶被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正式开设了古筝专业。他和同时期到来的林石城、吴景略、丁铛等几位先生,成为该院民乐系的奠基者。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后,曹东扶把全部心血都用于古筝的教学、演奏、创作、乐器改革等工作中。当时他已年近六旬,却从未停止对新知识、新技艺的追求。(详见本期链接文章曹永安《曹东扶与他的子女们》)1958年,曹东扶整理编著油印出版了中央音乐学院第一本古筝专业教材—《古筝曲集》(图3)。


图3

《古筝曲集》 曹东扶编

中央音乐学院第一本古筝教材,该院1958年油印出版(该曲集由曹永安提供)


        在教学中,曹东扶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刚到天津时,每天都需要过河上班。为了保证按点给学生上课,他常常一大早就出发。因为家里没有表不能掌握时间,有一天他竟半夜跑到河边去等摆渡船,一时被大家传为笑谈。此外,裹着石膏、架着双拐坚持着给学生们上课、“抢生源”等鲜活的故事还有很多(详见原文)。


        曹东扶非常支持、鼓励学生们搞创作。他总对学生说:“我不要你们给我买吃的穿的,我只希望你们多写新作品,而且最好在第一时间就将作品寄给我,这比让我吃啥喝啥都高兴。” 20世纪六十年代初,学生尹其颖把改编的《瑶族舞曲》、《晚会》谱子寄给曹东扶,他高度赞扬了作者在 《晚会》一曲中发明的“快速分指奏法”,并把《晚会》收录在他编写的《古筝曲集》中(1961年3月四川音乐学院油印出版,四川音乐学院历史上第一本古筝教材)。(图4)同时,他也指出了乐曲的不足:“《晚会》中左手的揉按滑颤用得太少了,应该再多加些。”在创作中,曹东扶一贯坚持:“‘揉按滑颤’是筝的特长特色,是筝最具魅力的地方,创作乐曲中一定要把筝的韵味体现出来,不能光是一味追求快,否则就与竖琴、扬琴没什么区别了。”这些理念都深刻地影响着他的学生们。


图4

《古筝曲集》 曹东扶编 

四川音乐学院第一本古筝教材,该院1961年3月油印出版 (该曲集由曹永安提供)

  

        曹东扶曾在河南、天津、北京、四川等多所音乐院校垦荒躬耕广植桃李,为了祖国的民族音乐事业倾尽毕生心血。他教的业余学生更是不计其数,甚至在文革时期,他身患绝症并被迫害送回原籍,还为家乡培养出了最后一拨弟子。


        正是怀着一身绝技、抱着一腔热忱,曹东扶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李婉芬、何宝泉、史兆元、刘巧君、尹其颖、吕殿生、焦金海、林坚、何成育、邱大成、陈安华、丁伯苓等等。曹正、赵玉斋、高自成、肖剑声、刘德海、王范地等许多民乐大家,当年也都慕名前去跟先生学习交流过。


国际交流的使者

        曹东扶曾多次向苏联、朝鲜、日本、捷克、罗马尼亚等国音乐家介绍、演奏、传授“曹派筝”。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曹派”筝乐不仅传遍全国,而且走向了世界。(图5、图6、图7)


图5

1960年布拉格音乐学院的玛利亚教授将她在本国演奏《闹元宵》时的剧照寄赠与曹东扶先生留念(该图片摘自《高山流水润中原 - 曹东扶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册》)





图6

 1960年曹东扶先生专程拍摄此演奏照,连同儿子曹永安与女儿李汴的合影

(图7)一起回赠给布拉格音乐学院的玛利亚教授,成就了两国音乐家艺术交流的一段佳话。(图7摘自《高山流水润中原 - 曹东扶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册》,图8由李汴提供)



“高山流水润中原”


曹东扶育有四个子女:曹桂芳、曹桂芬、曹永安、李汴,他们无一例外都走上音乐艺术之路,为传承和弘扬这一流派做了各自的努力和贡献。1979年,李汴、曹永安将曹东扶先生编曲的22首河南板头曲、及创作的8首古筝独奏曲整理编辑成册,出版了《曹东扶筝曲集》,该书在当时的音乐界引起了轰动。不久这本曲集又被国家作为优秀书籍,送往西德参加世界图书展,深获赞誉。此后20多年间,他们两人三次修订并出版《曹东扶筝曲集》,将144首曲目补充进去。通过这些曲集,大家对曹东扶一生的创作、教学、研究和演奏艺术能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图8)


图8

1981年 - 2007年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曹东扶筝曲集》及三次修订本(图片由李汴提供)


        现在,曹东扶的孙辈们也都在努力地继承着他的事业。曹派筝可谓瓜瓞绵延,枝繁叶茂。


        1998年,为了纪念曹东扶先生诞辰100周年,李汴、曹永安、陈传容共同策划编辑出版《高山流水润中原——曹东扶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册》。众多曹东扶先生的弟子们纷纷寄来文章,发自肺腑倾诉着对恩师曹东扶先生的无限爱戴与思念。(图9、图10)


图9

《高山流水润中原 - 曹东扶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册》

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编

《小演奏家》杂志社2000年出版 


图10

桃李满天下 - 曹东扶先生全国各地的学生们

(图片摘自《高山流水润中原 - 曹东扶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册》 )



人物简介


        曹永安,曹东扶之子。著名筝演奏家、教育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曹派筝”主要传承人,当代河南筝派杰出代表。自幼随父亲习筝,多年来主要从事“曹派筝”的演奏、整理、研究及教学工作。多次在海内外录制出版音像制品:《中国古筝大全》卷三《河南筝曲》、《南北古筝名家名曲》及《中国古筝泰斗曹东扶筝曲集》《古筝韵》等CD及盒带。多次为国家及地方各级电台、电视台录制演奏及讲座节目。出版有《曹东扶筝曲集》,创作、改编多首古筝独奏曲。



        李汴,曹东扶之女。著名筝演奏家、教育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曹派筝”主要传承人,当代河南筝派杰出代表。自幼随父亲习筝,多年来对“曹派筝”的演奏、整理、研究及教学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曾任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出版《曹东扶筝曲集》《李汴古筝教程》等音乐专著10余部;《李汴筝独奏》《中国古筝大全·河南卷》等唱片、盒带及教学光盘近20盘(盒)。多次担任中国乐器国际大赛及“文华奖”、“金钟奖”等比赛评委。1981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新中国优秀青年演奏家”向世界介绍她的古筝艺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专题节目向国内外介绍其古筝艺术及成就。


        曹杨,曹东扶先生嫡孙。中国“曹派筝”第三代传承人,河南筝派代表。自幼随父亲曹永安习筝,1991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李汴、李婉芬。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高为杰、阮昆申,并随著名指挥家徐新学习指挥。作品有声乐曲《梦》、《秋月》,器乐曲《春韵》、民乐五重奏《空山鸟语》等。现任职中国音乐学院。


        陈希垚,曹东扶先生嫡外孙,硕士,中国“曹派筝”第三代传承人,河南筝派代表,新西兰国家级演奏家。自幼随母亲李汴学习古筝,合作出版《图文古筝基础教程》等古筝教材。2002年赴新西兰后,一直致力于在海外弘扬中国“曹派筝”和积极探索中西结合音乐形式的新思路,出版《走天涯》《Aletheia》等多张专辑。多次接受新西兰国家电视台、电台、报社等主流媒体采访,并为新西兰三届总理及社会各界人士表演古筝并讲解中国音乐。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媒体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2020年应邀接受《琴童》杂志封面人物专访介绍他在海外传承中国“曹派筝”的事迹。


曲目欣赏:


《河南风情组曲》

编曲 | 曹东扶

整理 | 曹永安 李汴

编配 | 曹杨

演奏 | 曹永安李汴曹杨陈希垚(香港大会堂)


乐曲说明:这首组曲是由曹东扶先生编曲的剪剪花,双叠翠两首曲牌及其多种变奏而成,乐曲活泼欢快,轻盈跳跃,具有浓郁的河南地方乡土气息,这首古筝合奏曲是由曹东扶先生的孙子曹杨先生重新整理编配。


《闹元宵》

曲 | 曹东扶

整理 | 曹永安 李汴

演奏 | 陈希垚(中央音乐学院)


乐曲说明:这首乐曲创作于1956年,是曹东扶先生创作曲目中的一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这首多段结构的乐曲中,曹东扶先生吸收了一些富于浓厚地方特色的河南民间音调,以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描绘出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锣鼓声等等一幅欢度元宵佳节的民间风俗性的热闹场景。


《苏武思乡》

编曲 | 曹东扶

整理 | 曹永安李汴

演奏 | 曹杨(中央音乐学院)


乐曲说明:该曲是曹东扶先生作品中流传很广的乐曲。乐曲取材于汉朝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始终坚定不屈、忠汉不移的这一著名故事。


乐曲一开始旋律深沉、抑郁,表现了苏武远离中原,独在他乡的苦闷心情。接着,乐曲曲调渐趋明朗、激昂,表达出苏武对汉朝壮丽山河的怀念与向往,以及决心排除万难返回中原的坚强意愿。乐曲结束时,表现出苏武对匈奴统治者的愤怒反抗和至死忠于汉朝的崇高民族气节。


《寒鹊争梅》曹永安

乐曲说明:该曲是曹东扶先生的作品中很有特色的一首乐曲,这首乐曲是他从琵琶曲移植改编而来。乐曲表现的是寒冬季节,群鸟在梅花枝头嬉戏时的欢腾跳跃情景。曲中有多处模仿禽鸟的啼叫声。旋律欢快、活泼。


《陈杏元和番》

演奏 | 李汴

编曲 | 曹东扶

整理 | 曹永安李汴(台湾福茂唱片)


乐曲说明:《和番》是曹东扶先生作品中流传很广的一首乐曲。该曲的内容取材于戏曲故事《二度梅》。描写的是唐代吏部尚书陈日升的女儿陈杏元,受奸臣陷害,被迫前往北国和番。乐曲深沉、忧郁,感人至深,描写了陈杏元在前去和番途中的悲愤心情。


《刘海与胡秀英》

演奏 | 李汴

编曲 | 曹东扶

整理 | 曹永安李汴(台湾福茂唱片)


乐曲说明:这首乐曲创作于1957年,是曹东扶先生创作曲目中的一首代表作。该曲描写了樵夫刘海与狐仙胡秀英之间产生了爱情,在经历了不少艰难挫折之后成为夫妇的故事。乐曲生动地描绘了两人在结为夫妻时婚礼场面的热闹情景。


《上楼》曹永安


点击阅读原文:

谈筝论道第53期——怀念父亲曹东扶——纪念我亲爱的父亲曹东扶先生辞世50周年



评论0条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