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筝论道第34期特辑(T5)

谈筝论道第34期特辑 

复“秦筝归秦”,兴“华夏正声”---筝乐教育家周延甲先生

作者:王英睿


导读:王英睿


        2019年10月21日到24日,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和新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八届华乐论坛——暨“新绎杯“杰出民乐教育家评选活动在河北廊坊隆重举行。



        我们筝界德高望重的周延甲教授当选!


         


        来自海内外近百位民乐界同仁,参加了这次盛会。



        21日晚,在河北廊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音乐厅举行的展演音乐会上,周望、周展、周本立、周思含齐奏一曲《秦桑曲》,寄托了对周延甲先生的无限深情与思念(先生于2019年8月3日病逝)。


齐奏《秦桑曲》现场照片



周望、周展、周本立、周思含齐奏《秦桑曲》


        22~23日,围绕着11位教育家的成就展开了获奖者与评论者“一加一”的研讨:周展《秦筝归秦快耳人生——记父亲周延甲的艺术人生》、王英睿《复“秦筝归秦”,兴“华夏正声”——筝乐教育家周延甲先生》,分别对周延甲的成就和贡献进行了自述和点评。


周展《秦筝归秦快耳人生——记父亲周延甲的艺术人生》



王英睿《复“秦筝归秦”,兴“华夏正声”——筝乐教育家周延甲先生》


        此次评选活动意义重大:让我们牢记前辈、了解他们的事迹、他们的音乐,及其人生轨迹,是为了使我们的民乐事业继往开来,走的更稳健,获得更良性的发展。周延甲先生当选民乐教育家实乃众望所归,他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当代筝乐事业,为复“秦筝归秦”,兴“华夏正声”鞠躬尽瘁。对于“秦筝归秦”,我把他定义为一个学术理念,在当代中国民乐历史上,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音乐文化事件。



        复兴之路——“秦筝归秦”的过程及经验

        1、作品是第一生产力

        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天赋加勤奋,通过在沈阳的学习,周延甲掌握了各个流派传统筝乐传承的精髓。在陕西,何不借鉴本土乐种音乐重现秦声的辉煌“音貌”?这是周延甲最初的想法,也正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逆向思维的一个基本方法!他就地取材,从“迷胡”曲开始从事创编工作。1958年他创作了第一首迷胡筝曲《秋夜筝》(《迷胡调》)。1960年正式留校任教后,他又根据部分迷胡曲牌编订了《古筝迷胡曲集》。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周延甲带领他的学生,并与专业作曲家共同努力,合理借鉴新的创作思维与演奏技法,从古老的“秦声”中继续寻找源头,以迷胡、碗碗腔、秦腔、弦板腔及西安鼓乐为母本,深度挖掘秦筝艺术风韵,从中吸取养料进行再创作。《百花引》《姜女泪》《秦桑曲》(周延甲)、《新翻罗江怨》(黄枕宇、周延甲)、《香山射鼓》(曲云)、《三秦欢歌》(魏军)、《骊宫怨》《黄陵随想》(饶余燕)、《乡韵》《秋夜思》(周煜国)、《秦土情》(周展)等等一大批名曲的有力支撑使得秦筝流派在保持自身地域风格基础上,又迈上一个新台阶,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2、理论建设是重要基石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绝对不可忽视。正是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周延甲一开始习筝的同时也在加强理论学习,并且为其他筝人搭建了平台。1983年,周延甲与秦地筝人共同创办 “西安秦筝学会”(后更名为“陕西秦筝学会”),历任副会长、会长之职,并创刊《秦筝》杂志,任主编。《秦筝》成为学人研究筝乐文化的重要资料来源,为“秦筝归秦”的实现从组织上和理论上创造了条件。


        3、人才梯队是有力保障

        作为一位教育家,首要是育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始自1957年,周延甲教授了上千位学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在担任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期间,对秦筝人才梯队的建设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教育家的宏观把控能力和战略眼光。秦筝整个人才梯队的建设,从一开始就是在专业、科学而又非常细致、严谨的轨道上运行,并且院校传承、家族传承并行不悖;将演奏家,作曲家,理论家等等都纳入其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有力地保障了这项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昔日濒临失传的秦筝“不仅恢复了它的历史盛名,而且奇葩吐艳,大放异彩”。这个流派的形成,是时代所造就,是合力的结果,但领军人物周延甲的作用至关重要。他集演奏、创作、理论、乐器改革于一身,可谓全面开花。复兴秦筝离不开他的勤于钻研,勇于探索;更离不开他对这一事业宏观格局的综合考量与建设:理论、创作、人才梯队,三足鼎立,形成一个稳定的“铁三角”。为了复“秦筝归秦”,兴“华夏正声”,周延甲鞠躬尽瘁,直到生命最后,他还在看史记、写自传、考虑《中华筝教程》、“五色弦”筝的研发问题。我想,这不仅是基于对筝的热爱,更是源于一种高度的责任心,一种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的精神。这,就是开拓者的精神。


        继承传统绝不只是一个口号,是要踏踏实实去学习,去总结,在此基础之上才可能出新,有所创造。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推进,“秦筝归秦”的价值和意义将会在之后的民族音乐历史长河中越来越清晰地凸显出来。



曲目欣赏:


周望《新翻罗江怨》



香山射鼓(陕西筝曲)曲云


三秦欢歌(陕西筝曲)魏军



点击阅读原文:

谈筝论道第34期(特辑)原文——复“秦筝归秦”,兴“华夏正声”

           ——筝乐教育家周延甲先生






评论0条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