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筝论道第12期导读

谈筝论道第12期

古筝沿革略谈 

作者:曹正

导读:王英睿


        曹正《古筝沿革略谈》发表于《乐器》1981年,第(3)期。这篇文章是在传统筝、转调筝、21弦常规筝,以及21弦以上的多种筝并存的这样一个现实之下撰写的。其中主要论述筝音域的扩展、琴弦及拴弦法、筝柱的演变和改革几个问题。


        首先是音域的不断加宽。筝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史中,弦数是一直在增加。因为文献不足,汉、晋以前的筝究竟有多少弦目前不得而知。汉代筝“五弦”、“筝形如瑟”。盛唐时代流行十三弦筝,是在前朝十二弦基础上改进而得。唐宋两代,两者是同时并存,分别雅俗之乐而用之;雅乐筝为十二弦,俗乐筝用十三弦。元、明、清三代,筝由十三弦逐渐发展成十四弦、十五弦。十六弦筝的出现,可能是在满清末年或民国初年,也可能更早一些。20世纪以来,筝的音域迅速扩展,从十六弦增至二十一弦、廿五弦、四十弦。


        其次,他讲到筝弦和拴弦法。20世纪初之前,筝多用丝弦(蚕丝做的琴弦)。筝用金属弦,是由广东地区开始,最初用铜丝弦,而后易为钢丝弦。抗日战争时期,出现了钢弦筝。1949年以后,随着乐器的不断改革和对琴弦要求的不断提高,出现了不同型号的钢弦,而且在低音部加用了不同型号的缠弦。六十年代,金属弦广泛应用,六十年代末期,出现了尼龙包钢丝的筝弦。


        唐贞观年间传到日本的十三弦筝,“刳桐为体,弦皆五十四纶”,弦的粗细都一样,没有拧弦的筝轴,用拉力栓弦。拉力拴弦法,调音时靠的是弦柱节制弦长(有音律的部分)的支承点作用。一弦一柱,一个实音。改用粗细不等的弦之后,各弦张力有较大差异,又兼弦细,“弦五十四纶”就变成了“七老八少”, 设轴绞弦成了客观需要。筝在结构上也由“刳桐为体变成“匣式拼合”。 “七老八少”的配弦法,意味着从无轴筝向有轴筝过渡的开始,是筝从结构上进行改革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最后是筝柱。在古代,筝柱子多取材于木、竹、驼骨、象牙等。共中,最多见的是木柱。筝柱的形制,历来多种多样:有人字形,有金字塔形,有古泉(刀币)形,有葫芦塔形等等(见图2)。



        其中以古泉式筝柱最为科学,用得最多。下部拱形内壁的角度是合理的。传统筝面板弧度较大,当它斜立在筝的内外两侧边时,这种筝柱不会因筝弦弹动而脱落。民间流行之各式筝柱,大多是用较硬的木料制成,一个共同特点是:在柱的上部钻一细孔,用时以弦线穿之,以防散乱和脱落。这大抵是一些盲公弹筝者或到处卖艺的民间艺术家,在实践中想出来的妙法。上海民族乐器厂生产二十一弦筝,所用的筝柱,是在唐式筝柱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在形制上,改方形柱头成扁形,并根据用弦的不同配置低、中、高三种型号的筝柱。


        文章提到,盛唐时期传入日本的筝和筝柱,被他们作为“国宝”一样保存下来,时至今日,在形制上很少有所改变。而我们中国就不同了,解放前的多少年里,流行于民间的筝及筝柱子,总是因地因人而异,形制上很少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我想,这一方面表明了我国传统乐器的一个特点,同时也一定会引发我们对于我们传统乐器以及相关音乐文化保护的思考。










评论0条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