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潮乐多调自然互换与“诸宫调”

琵琶齐奏《柳青娘》

“传统的翘望——民间音乐的时代回响”音乐会


21世纪70年代后期,潮乐一代宗师杨广泉先生成功改编重六调的《粉红莲》为《红莲叙曲》(多调)之后,又有源于《柳青娘》之《四柳》;来自《过江龙》的《秋思》(三调);以《雨溅海棠花》的主题旋律,将同一个旋律转调变化成为活五、重六和轻六三种调式,形成三种不同的情绪的《潮筝三绪》;刘碧玥博士即将上演的《四季莲》是林吉衡先生以《出水莲》(重六)改编,使轻、重、反、活四调在一曲中的呈现。

 


这些都是源自二四谱的多调自然互换。

 


令人费解的是,杨秀明先生的《粉红莲》(四调)往诸宫调套并不为潮州乐人的普遍接受,居然又有专家将“诸宫调”调名与潮州音乐一曲多调对号入座。2021年4月10日晚,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刘德海音乐艺术周”系列音乐会之“传统的翘望——民间音乐的时代回响”,导聆专家讲道:“今天即将上演的《柳青娘》叫做诸宫调《柳青娘》,也就是说它在轻三六、重三六和活五这几个不同的调来呈现这么一段旋律。”音乐会背景文字也标注:“《柳青娘》分轻三六调、重三六调、活五调三首不同的调式。”“琵琶曲《柳青娘》第一段以轻松明快的[轻三六调]开始,后以[活五调]演奏,……”



以现场视频所见:这是一首只有一遍轻三重六调头板,再奏轻三重六调头板前十五小节之后即转活五调的“轻三重连缀活五”的创编曲。

 


它既不是以6.3为色彩音的轻六调,也不是以7.4为色彩音的重六调;它有4无7,以56124为旋律音阶,是轻三重六调的特征!至于所谓的“诸宫调”,有失严谨。我们暂不讨论把宋元时代说唱艺术的“诸宫调”往以二四谱为基础的潮州音乐诸调自然互换往“诸宫调”套存在较大争议的学术问题,仅就“诸”一字来咬文嚼字:“诸”——众,很多之意。琵琶齐奏《柳青娘》只有轻三重六调的头板连接活五调《柳青娘》,既无轻六,又非重六,“诸”从何来?为什么最高学府专家对潮州音乐诸调傻傻会分不清?

评论0条评论

    高百坚+关注

    潮州筝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